2020年06月30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民宿加快复苏要兼顾文化挖掘与利益均衡

要把文化作为民宿内在基因来巩固,也要把各方利益均衡协调作为民宿发展的主要工作与任务

□ 特约评论员 张苗荧

初夏时节,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南源岭村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当地依托茶文化发展茶乡民宿产业,别具特色的民宿已成为金字招牌。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民宿业正在加快复苏。一些地方加大促销力度,推出民宿新产品,迎合受疫情影响被抑制了的休闲度假、亲子游需求;有的地方运用互联网资源,拓展民宿其他功能。从最近举办的“网上湖州商品交易会”来看,来自莫干山的民宿在发布网红食品同时,打折出售网红民宿产品,受到市场追捧。

从民宿复苏的趋势看,积极实施营销对策的民宿开始回暖;乡村民宿、城郊民宿比城市民宿率先复苏。从途家公布的五一假期大数据来看,乡村民宿订单占比48%,虽然比不上城市民宿的52%,但比去年同期增长6%,说明乡村民宿需求在疫情防控期间不断增长。

乡村民宿的生命力源自乡村地域文化。人们选择民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乡土情缘与家园情结,在田园之间或农家院落里寻找归属感与认同感。如果乡村民宿注重挖掘有烟火气的乡土文化,加上返璞归真的体验内容,就会增加吸引力。武夷山洋庄乡大安村精品民宿的成功,离不开武夷山的“双世遗”文化资源;海南三亚吉阳区博后村民宿集群的效应,离不开“忆乡”“远村”这样的乡愁文化……契合当地文化,是民宿个性发展需要,也是民宿产品内涵拓展需要,构成民宿产品的价值与附加值。

对于城市民宿来说,虽然没有乡村文化符号那样鲜明的标志,但可以给自己贴上不同的生活方式标签。因此,城市民宿更具文化挖掘的潜力。广东肇庆的城市民宿以宋文化为主题,深入挖掘包公文化;四川成都的城市民宿,把主题读书会、摄影教学、美食制作融入日常活动;浙江丽水龙泉城市民宿将瓷器宝剑制作、展示结合到民宿经营,彰显非遗主题的特殊魅力。

可以说,民宿融入文化元素可以多方着手:利用空间布局,山水入画;利用建筑造型,中西皆宜;利用器具摆设,巧用变化;利用壁画雕塑,增添情趣。民宿主人要善于与客人交流,引导游客从住宿、餐饮、休闲中发现乐趣。

坚持秉承区域文化特色,增强民宿竞争力,还需要处理好民宿主体的权益。乡村民宿涉及主体包括民宿主人、村集体、村民以及外来投资者、文化人士、旅游组织等,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必须让众多参与者获得利益,实现多赢。民宿红火,可以利用闲置房屋,改变村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民宿扩展,引进外来资本与外来专业人员,提升当地经济与文化状况;民宿旅游,带动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以及配套服务,推动了当地特产与商品的销售,提高了农民收入。

城市民宿同样存在利益机制,涉及主体包括平台、管理公司以及其他中介机构。疫情防控期间,有些平台对于客户利益受损处理比较恰当,有些则反应不够及时,这些必然影响房东、经营管理者、平台的相互关系。城市民宿在主体利益关系处理上不同于乡村民宿,运用“互联网+”,城市民宿需要抓住机遇,通过智能化、智慧化进行技术与经营的升级,规避环境风险,改善各方利益。事实证明,运用互联网优势进行销售或推广可以实现民宿主人与客人的双赢,如线上联合促销,小红书的住宿体验分享,短视频直播带货等。这样可以让受疫情影响的民宿快速复苏,各方利益得到实现,从而建立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成熟的民宿相比,我国民宿仍有较大差距。当下我国民宿产业发展不均衡,以莫干山为代表的成熟民宿产品已经成为“精品名宿”,一大批网红民宿借助互联网崛起,还有相当数量的民宿定位不准或没有进行定位,经营难以为继。与国外民宿相比,我国民宿的差距不在硬件与设施上,而在于文化民俗与个性特色上。只有把以文兴宿作为民宿生命力的源泉,才能最终解决民宿发展乏力的问题。

民宿是共享经济成长的标志。做好“共享经济+体验经济”这篇大文章,要把文化作为民宿内在基因来巩固,也要把各方利益均衡协调作为民宿发展的主要工作与任务。

2020-06-30 要把文化作为民宿内在基因来巩固,也要把各方利益均衡协调作为民宿发展的主要工作与任务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8302.html 1 民宿加快复苏要兼顾文化挖掘与利益均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