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6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传承文化瑰宝 守护自然之家

6月13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韶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广东主会场暨“全域旅游在行动·广东人游广东”健康出行季系列活动在韶关市丹霞山景区举行。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韶关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王青西出席并致辞,来自全省各地的近千名游客参加了启动仪式。

今年广东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是“非遗传承 文明出行 健康生活”。汪一洋表示,广东各地紧扣这一主题,积极应对和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复产。主会场韶关选址在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丹霞山,旨在建立文化和旅游交流展示展销平台,并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精心组织开展非遗购物、非遗进校园、全域旅游宣传、粤菜美食体验、文创产品展销等各种活动,全面加强广东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全方位展示广东全域旅游发展新成果,扩大市场消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文旅互动 展示多彩非遗

艳阳高照,在“色若渥丹,灿若明霞”的丹霞山下,瑶歌表演唱《瑶山飞来一群金鸪鸪》、客家山歌表演唱《介只阿妹十分靓》等富有韶关风情的非遗精品节目轮番亮相,拉开了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广东主会场系列活动的序幕。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之下,今年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选择了广东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丹霞山,可谓恰如其分。不仅如此,此次在韶关举办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还采取了“1+10”模式,从6月2日起,韶关10个县区纷纷进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时间,分会场选点均设在当地文化地标建筑和旅游景区。

韶关市始兴县的围楼旅游文化节、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彩石古道·山里行谣——过山瑶民间民俗传统情景音乐会”,浈江区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非遗墟市……每个分会场以当地非遗资源为主线,结合文化、旅游、农业、经贸等多元地域优势,整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当地民俗、农业节庆活动,以融合展演、展销、展览、巡游的“非遗盛宴”,展示区县的地方文化和风土人情特色。

紧扣“非遗传承 文明出行 健康生活”主题,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非遗项目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角。在广东主会场,文创展区、非遗展区、农特产品展区、粤菜师傅展区等,以活态的方式展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魅力。来自广东各地的非遗代表,瑶族刺绣、广州榄雕、石湾雕塑、岭南陈氏针法等技艺在现场得到充分展示,观众不仅可以观摩,还可以现场体验,零距离享受非遗之美。

色香味俱全的“粤菜师傅·健康美食”展示现场人气最旺。由白天鹅酒店管理公司组织的广东省内知名星级名厨及韶关市本土厨师组成粤菜师傅队伍,通过共同深挖各地的非遗美食文化、了解传统烹饪手法、考察当地绿色食材等方式,结合各粤菜名厨的餐饮烹调技艺,匠心研发创新菜式,打造“粤菜师傅特色健康盛宴”,吸引了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非遗线上购 直播带货忙

今年非遗宣传展示广东主会场,主办方设置了6个直播间,快手、淘宝、拼多多、抖音、飞猪等16个平台都对当天的活动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直播。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整合各大电商平台资源,重点打造两个“线上购物馆”——广东美好生活非遗馆、非遗美食馆,举办两场“线上宣传推销活动”——淘宝手艺人广东非遗购物节好店推荐专场、非遗精品拍卖专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广东美好生活非遗馆总直播间运用“线上云传播”的创新推广方式,从全省各地精选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美食、医药类非遗项目等,通过直播普及非遗知识,助力脱贫攻坚,倡导健康生活。

黄细花、李世平、张红伟、罗振4位全国人大代表联袂带货上阵,以“旅游+直播”的特色方式助推扶贫产业发展,让观众感受别样的“韶关味”。直播中11款助农扶贫产品、7款星级酒店好货、4条韶关旅游线路吸引了7万人次围观,实现营收73万元。白天鹅酒店管理公司将粤菜师傅展示健康美食的盛况搬上了飞猪、抖音两个平台的直播间,与粉丝进行非遗美食故事的分享。

事实上,广东其他城市也纷纷进军互联网推广非遗,广州市推出了“广式生活一天”直播活动,全天5场直播,持续12小时,全景展示“广式”健康生活。中山市首届线上非遗购物节命名为“中山非遗种草大会”,并且发放了非遗购物消费券,在抖音平台上直播,用活泼有趣的方式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非遗少年说” 云上传承

在广东主会场的启动仪式上,来自韶关乐昌市的非遗少年们表演了非遗舞蹈《青蛙狮》,用孩子的视角阐述对非遗传承的纯真认识,赢得了满堂彩,他们正是在前期举行的“非遗少年说”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据了解,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创新采用“融媒矩阵传播模式”,“非遗进校园”特别策划——“非遗少年说”,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召集最美非遗“代言人”。活动开创非遗“云上传承”新模式,自4月20日启动以来,得到了青少年踊跃投稿参与,参与人数突破4.4万人次,全网点赞超过3900万人次,形成了席卷全省中小学的一股非遗热潮。

现在,“非遗少年说”已被列入广东省“云上非遗工程”项目。从5月30日起“非遗少年说”开展了云展播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非遗少年”云集一堂,用别开生面的方式,展示粤剧、广东音乐、广东醒狮、客家山歌、潮州歌册、粤北采茶戏、新会陈皮制作技艺等十多种富有岭南特色非遗项目的动人魅力。

当天,“非遗进校园”广东主会场暨广东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启动仪式同场举行。广东2019年举办了“非遗课外时·进校园百校百场活动”。今年“非遗少年说”“非遗课外时”系列活动的举办,积极探索了“非遗进校园”的“广东模式”,让非遗走进课本、走进家庭、走进同学们的生活中,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人、中华文明进步的拓新者。

2020-06-16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9214.html 1 传承文化瑰宝 守护自然之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