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0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无标题

赣州人文历史厚重,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赣州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0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32家、3A级旅游景区16家,形成“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阳明圣地”四大旅游品牌。

近年来,赣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强省的决策部署,依托厚重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高起点推进全域策划、高水平彰显特色文化、高质量促进全域发展,在做大、做强、做活上做文章,持续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擦亮红色底色、释放文化魅力、书写绿色文章,实现了全域旅游从“点”到“线”到“面”的华丽转身。2019年,赣州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3410.4万人次,同比增长30%;旅游总收入1120.26亿元,同比增长39%。如今,赣州正迸发出发展全域旅游的源源活力。

赣州,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这里诞生,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迈出第一步,伟大的苏区精神在这里孕育形成。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工作、生活过,共和国9位元帅、7位大将、37位上将从这里走出,给后人留下了一批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1965年授衔的将军,赣南籍的有134名,其中兴国籍开国将军就有56名,被誉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赣南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10.8万余人,占江西省烈士总数的43%,占全国烈士总数的7%。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过革命先烈的热血与豪情,演绎过革命岁月的激昂与沧桑,也珍藏了许许多多动人心弦的革命故事,映照出令人敬仰的革命情怀。

赣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客家文化源远流长,世称“客家摇篮”。目前,全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仍有600余幢神奇的客家围屋散落在赣南大地上,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走进古老围屋,触摸光阴留下的沧桑痕迹,能听见岁月深处的苍茫回响,走进围屋就走进古老的城堡。这里有至今保存完好、极具代表性的龙南关西新围、燕翼围和安远的东生围,有规模宏大的客家文化城,是客家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尘封已久的客家古村落也等着你揭开神秘的面纱。在这里,只要掬一把清波,就能看见客家血脉的搏动;只要捧一把红土,就能听见客家乡亲的心音。

赣州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城之一,被专家学者称为“宋城博物馆”,故有“江南宋城”之誉。这里有“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有全国唯一的宋代铭文砖城墙,有沿用了近900年、由100条木舟用铁索连环而成的古代水上交通要道——古浮桥,有中国至今仍在使用的古代下水道系统——古福寿沟,有中国八景文化的发祥地八境台、南宋词人辛弃疾留下千古绝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郁孤台等。

2020-06-1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9080.html 1 无标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