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6日
第08版:旅游报08版

浙江湖州绿水青山文化之旅

江南小莲庄

小莲庄(大图) 荷(小图)

文<叶艳莉 供图<全景网

“诗意地栖居”是现代人所推崇的理念,然而窃以为,古人更能贯彻这一点。到了江南小莲庄,又一次感到什么才是“诗意地栖居”。

小莲庄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是晚清南浔首富刘镛构筑的私家园林,占地近30亩,由园林、家庙和义庄等部分组成。园之建造殊不易,始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完工于1924年,历时四十载,经祖孙三代经营而成。

小莲庄是先有莲后有庄的,其点睛之笔在于一个“莲”字。据说刘家当年看中了名为“鱼池源”的荷池,荷池边上有紫藤,紫藤开紫花,荷花开红花,合起来刚好有“大红大紫”的好意头。以后就在池周设山理水,点缀花木,布置楼台,渐成气象。因追慕元代湖州籍大书画家赵孟頫所建别业莲花庄,“莲”字又切景,故以“莲”名园,又因要让古人一头,遂在“莲”前加一“小”字,小莲庄因而得名。一个庄名,已牵引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景象,小莲庄的品格,可以想见了。

十亩荷花塘是园林的中心,无论在哪里,皆可与莲晤面对语,然赏莲的最佳地点当数“退修小榭”。“退修小榭”建于1897年,中厅方正,两翼突伸入荷池,形成独特的“凹”字形。据说中厅为当年主人与客人品茗赏荷之处,仆人则在两翼耳房待侍。因两翼耳房自成小厢,反而成了现今人们赏荷时最喜欢的去处。荷花池使小莲庄一年四季有声有色,花可赏、叶可赏,晴可赏、雨可赏,或看玉容销酒,嫣然摇动;或看青盖亭亭,莲叶田田;或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或有“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如何教人不销魂。莲为花中君子,面对亭亭藕华,返照自家心性,一时俗尘顿消,进入心灵的禅定。当年主人或者就是深昧于此,才以“退修”名此水榭的吧。中国园林,本就是可居、可游、可观、可悟的,不仅是物质家园,也是审美的精神家园。

与莲花共芬芳的,还有翰墨。荷池西岸有一碑刻长廊,嵌有《紫藤花馆藏帖》刻石31方,《梅花仙馆藏真》刻石14方,集袁枚、梁同书、阮元、洪亮吉等诸名家书法。有趣的是,与园主人刘镛名字极易混淆的宰相“刘罗锅”刘墉也有真迹在其中。

园中建筑,每有巧思。如净香诗窟,构为四面厅,室内藻井,一为升状,一为斗状,造型别具一格,人称“海内孤本”。而其屋顶,又别出心裁地在八条脊上塑上八仙,以取各显神通之意。扇亭是建筑师巧妙利用地形的产物,形如一把打开的折扇,十分考究,令人几疑可否执起,扇起一园凉风。

小莲庄构筑之际,正值西风东渐,园中建筑也就难免染上“洋”气,如小姐楼室内的雕花圆柱、取暖壁炉,而园内的铁皮亭,在中式的亭子上罩上一个铁皮顶,也是初次见到。

在外园的东南角,还有一座仿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之意而造的内园,形成园中园。内园虽小,却也有山有水、有亭有轩,园之主景为一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山间架桥,山顶立亭,深得造山之意趣。为配合杜牧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于西坡植枫。山脚有轩名“掩醉”,传说为园主醉后休憩之所。遥想主人当年,登山驻亭,把酒临风,景色如画,心舒目张,焉得不醉。醉后情态易失,如何?且到轩中一掩,莫被人笑轻狂。意念到此,也不禁醉了。

小莲庄的园林部分是闲适从容的,但它的家庙部分感觉却为之一变,变得庄严肃穆。刘氏家庙与园林长廊一墙之隔。家庙坐北朝南,从南至北依次为照壁、石牌坊、门厅、过厅、正厅和馨德堂等。家庙门厅前东西两侧立有御赐石牌坊两座。牌坊为江南石牌坊的典型风格,四柱五楼,单檐歇山顶,集浮雕、透雕、圆雕于一身,华美精致。正楼额枋上高悬雕龙牌匾,上书“圣旨”两字,足见其身份与荣耀。

义庄在家庙西侧,今辟为“叔苹奖学金成就展览馆”。叔苹奖学金由刘氏后人刘世明女士的丈夫顾乾麟先生于1939年创办。顾先生秉承其父顾叔苹“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遗训,设此奖学金以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受惠者数以千计。富而能仁,顾先生堪为后世垂范。其高洁情怀,不正映照了小莲庄的“莲”吗?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人格与园格和谐统一,这就是小莲庄。

小贴士

美食:冬笋黑鱼片、红烧湖羊肉、千张包、牛皮糖

推荐线路:安吉余村—湖笔文化旅游区—南浔古镇

2020-05-26 浙江湖州绿水青山文化之旅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8746.html 1 江南小莲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