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斌
多年来,旅游景区、旅游小镇、旅游演艺、旅游商品等同质化严重。出现了到底谁+谁的问题,是旅游+,还是+旅游?
从旅游业者的角度来说是旅游+,即旅游带来了大量人流,人流带来了消费。但从旅游的内容看,很多是被+的关系。无论是旅游+,还是+旅游,只要符合旅游开发的基本要求,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无污染,就是成功的旅游项目。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旅游业都是一个独特的综合性产业,与各产业的关系或是旅游+,或是+旅游。
在旅游业发展初期,人们主动建设旅游项目,开展旅游服务,显得旅游+多一些。当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各行业开始尝到发展旅游的甜头并介入旅游业后,旅游+和+旅游同步发展。然后,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产业之间的边际开始模糊。如今,+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流。
在旅游商品领域,有很多单纯以旅游纪念品设计、制造、销售为主的企业举步维艰。但是也有一些其他制造企业因为增加了各种旅游商品的设计、制造、销售业务,使企业收入增加。大多数+旅游纪念品的企业远胜过大多数单纯的旅游纪念品企业。
近年来,义乌小商品城的销售额年年增加。一方面是一些在全国景区周边销售的千篇一律的商品来自义乌小商品城;另一方面,很多景区周边很有特色的商品同样来自义乌小商品城。据悉,义乌小商品城的很多制造企业每年都在义乌举行的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展场了解新的旅游商品趋势,并结合自身企业优势,很快开发出适合不同地区的特色旅游商品。+旅游被义乌小商品城的很多制造企业使用得淋漓尽致。
日本大阪的心斋桥商业街、韩国首尔的明洞商业街都是历史悠久的商业街,为了吸引和满足中国旅游者,他们不仅提供中文说明书、地图、说明牌,很多店铺里还有讲中文的服务人员。店铺里的商品也都是紧跟旅游者需求的热卖商品。有些店铺还为来自中国的网红直播提供便利。周边的餐厅、酒店等也同样如此。但这些并不影响接待大量当地区民的购物、餐饮、住宿等消费服务。现有商业+旅游带来的旅游商业普遍胜过设计得富丽堂皇、新建在荒郊野外的旅游商业街。
以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旅游者,以探亲访友、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短期教育(培训)、宗教朝拜、公务、商务等为目的人也是旅游者。旅游者在旅游中购买的所有商品都应该是旅游商品。而从旅游+的角度把旅游纪念品认为是全部旅游商品的理念过于狭隘。
在全域旅游已是大趋势的情况下,为了扩大消费,需要各行各业+旅游。尤其是旅游商品更需要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领域树立全域旅游的观念,把为旅游者服务、为旅游者的美好生活服务加到自身行业中。旅游者需要不断创新、提质的旅游商品,相关行业也要通过发展旅游商品,使自身行业提高创新速度和水平,从而扩宽、扩大自身行业的市场范围和体量。
各行业+旅游,既有利于自身行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是双赢、多赢、共赢。快速发展旅游业需要打破传统旅游观念,树立全域旅游观念,要有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才能早日实现中国从旅游人数大国向旅游消费大国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