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迎迎 张海铎 本报记者 肖相波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目前,青岛大多数餐饮企业恢复了正常营业和堂食。面对疫情影响,他们的运营情况如何?餐饮企业如何开展“自救”?近日,记者对青岛西海岸部分餐饮企业开展走访调查,重新体验了一番“烟火味”。
消除安全顾虑 恢复消费信心
5月10日母亲节的到来给餐饮企业带来了一波小高峰。当天上午11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西海岸新区繁花里的都源·家宴小厨,看到店内席位全部坐满,还有不少食客排队等位。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该餐厅还为到店消费的妈妈们准备了康乃馨和特色点心。
“不光假日期间店里就餐人数多,工作日来就餐的上班族也多了起来,客流量已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七八成。”都源·家宴小厨店长刘振说。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多数餐饮企业都已恢复堂食。虽然经营情况比疫情暴发前差不少,但是多数餐厅正在逐步向好。
优惠套餐、赠送菜品、提升服务……近阶段,餐饮企业一方面想办法吸引客流量,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上也丝毫不敢马虎:员工定时测温、店内加强消毒、实施明厨亮灶,推广公筷制、公勺制等。各餐饮企业皆在使出浑身解数提升门店安全形象,进一步消除顾客的安全顾虑,增强消费信心。
拓展线上渠道 试水社区营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大部分餐饮门店主要依托线下客源,现在,拓展线上渠道成为门店营收的重要方向。
“今天立夏,做一个阳春面,大葱大姜大蒜入锅,小米辣调味道,再放上不普通的圆挂面……”青岛都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蓬勃近日现身抖音,在线直播教授网民做家常菜。林蓬勃表示,疫情防控期间,都源线上销售渠道“火力全开”,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我们专门成立了四个人的线上营销团队,把线上能开的渠道全开了,饿了么、美团、大众点评、口碑等全面发力。”
此外,都源还将目光瞄向社区,做起了“生鲜超市”,推出了食材、半成品、预制品等适合社区居民的产品,在微信粉丝群等渠道进行销售。
逆境寻路突围 加快业务转型
5月8日,西海岸新区初三学生正式返校复课。在初三学生返校的前一天,位于黄岛街道的健丰中央厨房开业了。5月12日,记者在这里看到,操作间窗明几净,员工们或炒菜、或分装、或打包,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据了解,位于黄岛街道的健丰中央厨房主要面向周边社区的“助老大”食堂及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初级中学的初三学生提供配餐,现日配餐量600余份。
“考虑到一些学校的食堂及部分企业食堂尚未营业,我们决定设立两处中央厨房,向已经复工的企业和复课的学校提供配餐。”青岛健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弘说,业务转型让酒店看到了希望,健丰酒店计划设立另一处中央厨房,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进场和调试阶段,预计很快就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