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9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2015年·文明旅游 健康生活 主会场:湖北武汉

汉味小吃 第一巷

文<秦延安

就像到西安要去回民街、到南京要去夫子庙街一样,去武汉自然少不了要去户部巷大吃一顿。这个被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的百年老街,让人在美食的芳香中体味到这座城的古意与烟火气。

位于武昌司门口的户部巷因毗邻清代的藩台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街不长,只有150米,却占尽天时地利:东靠十里长街,西临浩瀚长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这一切让户部巷成为一条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许多年前,顺江而上的游人、沿江而下的商客,都会到此小憩。坐在敞开的食铺里,吃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看着一江春水东流去,那是怎样的快哉与惬意。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们走进了这条百年老巷,那些侵染着鲜、香、快、热的武汉味道便迎面扑来。生煎包子、欢喜坨、脆皮春卷、椒盐糍粑、苕面窝等招牌看得人眼花缭乱。作为武汉有名的“早点一条巷”,户部巷几乎汇聚了湖北的所有小吃。那些店面既有富丽堂皇如豪华酒店的,也有一间门面、四五张桌椅似小馆的,还有拉个车就成简易吃摊的。

“老板,来一碗鱼糊粉。”“伙计,来一份三鲜豆皮。”在依次进店落座的客人招呼声中,武汉的早晨拉开帷幕。武汉人将用早点称为“过早”,每天早晨,都有不少人专门“跨过”长江来这里“过早”,如潮水般将这条小巷挤满。

阳光细碎地洒在青石铺就的街面上,街两侧的建筑里装满了烟火的味道,被春风揉捏着,尽往鼻孔里钻。我们点了一份“谢家面窝”,据说这种小吃是清光绪年间由汉正街烧饼小贩创制的。只见一个个如水杯盖大小的面窝中心凹进,被油炸得金黄,吃到嘴里外酥内软,含有葱、姜、芝麻香,非常爽口。如果里面再夹点糍粑,那口感更好,外酥内嫩,令人回味无穷。熊记汽水包听起来很奇特,样子看起来跟普通包子差不多,但里面的馅却是粉条或糯米,其特色在于包底金黄香脆,吃起来满嘴焦香。还有花生卷冰激凌,就是花生和面粉做的面皮,里面包着冰激凌,吃起来酸甜有味。

摩肩接踵的人将街挤得严严实实的,我们终于来到闻名的蔡林记,门口手端面碗的铜像看的人眼馋。进入店内,里面坐了不少人,南腔北调透着一屋子的热闹。服务员更是如穿堂风似的上下打点。没多久,一碗金黄色的热干面便被端上来。没有任何汤水的面条充分吸收了芝麻酱的香,吃在嘴里糯糯的,既不粘牙、也不生硬,软绵爽口中透出一股嚼劲。还没尽兴,一碗面就风卷残云地进到了肚子里。

只要胃口足够大,在户部巷你就能把武汉的味道装满肠胃,只可惜这只是一种奢望。因为就在这不起眼的小巷上,却聚集着160余家小吃店170多种小吃,就是一家吃一口,一天之内也吃不完的。

品味一座城市的味道,让人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轮廓,品到它的性格脾性。我是羡慕武汉人的,能用这么丰富和精致的食物来“过早”,他们的日子一定过得饶有情趣。

小贴士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自由路

美食:鱼糊粉、热干面、面窝、桂花糊、糍粑

2020-05-19 2015年·文明旅游 健康生活 主会场:湖北武汉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8596.html 1 汉味小吃 第一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