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采访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4月29日召开会议强调,疫情防控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决不能前功尽弃。会议还要求,五一期间要做好交通工具场站消毒通风等工作,加强景区疫情防控。
根据一些在线旅行商近期发布的数据,今年五一旅游相关订单量环比大幅增长,本地游、本省游、周边游是出游主流,游客出游热情较高,预计迎来旅游小高峰。各地党委、政府及文旅部门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周密部署、排查堵漏、宣传引导,在满足游客假日旅游需求的同时,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游客健康安全出行。
顺应趋势 丰富产品供给
今年五一假期是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首个旅游小长假。各地加大假日旅游市场供给,纷纷推出满足大众放松身心、健康养生需求的旅游产品。
携程近日发布的五一旅游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根据截至4月中旬的数据,五一交通出行量、出行总人次、门票销量、“景+酒”套餐销量都将环比大幅增长。美团发布的五一预测报告显示,本地游、本省游是五一出游主要需求。广之旅专项调研显示,广东游客五一出游以中短途自驾游为主,生态类酒店预订量上升。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诗画山水民宿体验之旅、“玩美”海岛之旅等14条自驾游精品线路,涵盖广西14个地市的老、少、边、山、海、寿特色资源,顺应疫情防控期间游客对生态、康养等需求增长趋势。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了以室外旅游为主的五一假期九大主题产品,以短线游、自驾游、周边游、乡村游等为主,包括极致之行·祁连秘境心灵游、陆上游轮·环西部火车游等特色产品。甘肃省14个市州也推出了一系列本地游、周边游产品线路和专注体验、休闲、养生的高品质旅游产品。
截至4月28日,山东全省A级景区恢复开放628家,占A级景区总数的51%。为满足群众五一出游需求,山东整合打造了“美景山东”“演艺山东”“游学山东”“美食山东”“乐宿山东”“欢乐山东”“康养山东”“好礼山东”八大产品体系,鼓励各地推出赏花、采摘、登山、骑行等“时令”产品。
加强管控 守好安全底线
五一假期游客出游热情回升,但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仍然存在。为此,各地党委、政府及文旅部门加大管控力度,守好安全底线。
今年五一,湖北共有283个A级景区迎接游客,其中5A级景区12个。为确保景区安全有序开放,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4月28日公布了景区接待量核定情况,公布了各景区日最大承载量、瞬时最大承载量等,并要求实行严格的流量管控制度,各景区每日游客接待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近日作出部署,五一期间派出14个督查组赴14个市蹲点督查,对重点地区和热点景区加大督查力度。4月30日起上线广西旅游健康码,所有A级景区、星级饭店、乡村旅游区、旅游集散中心等场所的出入口都要张贴广西旅游健康码,游客须扫码进入。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已派遣5个专项检查组分赴各市州,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市场秩序、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检查,另外将派遣5个检查组在五一期间进行文旅市场暗访检查。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河北各地恢复开放景区全部实行预约制,游客应提前预约。游客要做好个人疫情防护措施,在景区内不要聚集,出行前务必关注各地景区网站、微博、公众号所发信息。
细化措施 落实防控责任
各旅游企事业单位积极落实防控责任,细化管控措施,守好游客出游健康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组团游工作,中国旅游集团旅行服务有限公司联合美团点评等企业,共同发布了《跟团游防疫自律公约》,对跟团游服务进行细致化的防疫安全指导,为业内旅游企业提供了参考。
湖北主要景区在五一前均制定了游客接待管理办法。如三峡大坝旅游区宣布严格实行不预约不接待原则,当预约人数达到限额时不再接受预约;武当山景区实行实名制购票,游客可网上购票,分时段预约游览;黄鹤楼景区实行有限开放,游客预约、分时进入主楼;恩施大峡谷景区开展联合应急救援演练,检验景区管控能力。
安徽天堂寨景区针对五一游客增多趋势,提前做好宣传引导,倡导预约游览、文明旅游。天堂寨旅游发展公司总经理芦军提示,游客需至少提前一天通过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在线旅行商平台进行预约,购票成功的游客需持身份证原件办理入园手续。
华侨城制定了《华侨城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及开园运营工作指引》,对景区的综合管理、内部防控管理、公共卫生、游览组织和异常情况处置等五方面作了详细要求,形成疫情防控闭环。
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战冬梅博士说,当前,文旅业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关键在于“有序”和“可控”。各地疫情防控情况和复工复产进度不同,应避免“一刀切”,落实“一地一策”,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文旅场所、不同消费水平的文旅产品要科学分类分级。
(采访组成员:邝伟楠 罗赟鹏 牛莹 张陇堂 程芙蓉 李远峰 张文斌 李晶媛 任英文 高越 李志刚 执笔:李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