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8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龙头带动 全域生辉

泰安方特等系列旅游大项目的开业运营,使泰山区旅游进入高速发展期,同时助推“山城一体 融合发展”泰山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驶入“快车道”。

内生项目 发力营销

项目建设激发旅游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2010年,泰山区同时有两家4A级旅游景区开业,特别是总投资20亿元的泰安方特欢乐世界,从开工到正式开园仅用了16个月时间,其投资数额之大,运作速度之快,创造了泰安旅游发展史上“泰山区速度”。2011年,泰山区被原山东省旅游局授予全省首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2013年,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泰山碧霞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与山东省出版集团联合策划建设碧霞湖文化项目。2013年9月,泰山宝泰隆旅游景区项目开业运营后,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始终保持高位增长,成为泰山区响当当的旅游名片。

此后每年策划的3-5个旅游大项目被列入区级重点项目序列,相继开业运营了泰山啤酒生肖园、泰安宝龙福朋酒店、蓝海御华大饭店、万达嘉华酒店等旅游及配套设施项目。2019年,打造出万达·泰山1545文旅街、三里屯文商旅综合体等重点配套项目。泰山碧霞湖文化、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泰山花样年华—冰雪文体中心等项目在加快推进中。

一大批文旅项目的开业运营,大大提升了泰山区的旅游综合承载能力,逐步形成旅游要素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游客停留天数也由0.71天提高到1.72天。

但在山东省内外众多旅游项目中,如何拔得头筹、提升景区流量,做好旅游营销至关重要。为此,泰山区自2010年起,发力旅游宣传营销,为塑造、提升泰山区旅游形象进行了一系列大手笔运作。举行百家旅行社踏线、旅游推介大会、旅游文化产业交易会等大型会展促销活动;创新举办泰安方特新春花灯会、泰山石敢当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发挥全媒体优势和活动优势,按照“点、线、面”相结合原则,实行“一篮子挎”统一捆绑营销,探索形成了城市整体营销的体制机制,全面提高了泰山区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优化环境 服务兴区

有了项目和产品,还要有优质的旅游环境。2013年开始,泰山区成立了由原泰山区旅游局牵头,联合公安、工商、城管、交运、物价、工业园环管委、街道镇等相关部门单位形成的旅游联合执法队伍,加强日常监管,集中开展了各项旅游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从健全标准体系、狠抓安全生产、加强市场监管三方面入手,为游客营造安全舒适的旅游体验。2017年专门成立泰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不断加强文化旅游市场执法力度。过去一到节假日,在泰安方特等重点景区附近经常出现的私设售票点、拦车售票、尾随兜售、私设停车场收费行为,在联合执法人员监管下已无处遁逃。

此外,泰山区还积极实施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四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服务兴区”开始见成效。泰安方特、花样年华、宝泰隆等重点景区旅游厕所、停车场有了明显提升;万达·泰山1545文旅街成为“省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工作日日均客流量达4.6万人次,周末达5万—6万人次,年营业收入5亿元;泰山区“夜经济”明显变靓,“梦泰山”啤酒城、胡桃里音乐餐厅开业运营后人气火爆。

绕城发展 全域生辉

经过高速发展期,进入融合发展期。2017年,泰山区在泰安市率先出台了《泰山区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实施“旅游+”战略,推进“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交通”等产业融合发展。

2019年,立足文旅融合,泰山区着力构筑“两横四纵”全域旅游格局,推动全区旅游产业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转变,全域旅游发展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泰山区共有A级旅游景区8家,省级旅游强乡镇6家、省级旅游特色村13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家。2019年共接待游客2431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61亿元,同比增长12.28和13.6%。

城里城外统筹发展、融合发展,构建“市区一体、山城一体”管理体制、打造旅游产业集群、推出文化旅游融合产品……如今的泰山区“集点、连线、汇面”,形成以泰安方特等景区为龙头,各景点、旅游项目、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全景泰山区”,未来可期。

2019年,泰山区创建成为山东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将积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郑燕 郝辉/文 泰安市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2020-04-2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44284.html 1 龙头带动 全域生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