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景区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游览面积达140平方公里。景区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蒋氏故居”系列史迹、雪窦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全球最高的露天弥勒大佛。
历史节点——蒋氏故里。溪口始建于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山川秀丽,历史悠久,自南宋起一直为浙东四明山区重镇。溪口是蒋氏父子的故里。时至今日,溪口镇保存完整的民国史迹仍有22处,且古镇总体格局保护良好,被当代史学家称为“民国第一镇”。溪口民国史迹代表之作为“蒋氏故居”建筑群,它由丰镐房、玉泰盐铺、小洋房、文昌阁等8个单体文物保护点构成,1996年起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作为高品质旅游资源的溪口民国时期史迹,具有全国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人文价值。
仙灵山水——应梦名山。溪口雪窦山峰峦叠秀,瀑泉横飞。早在晋代已为王羲之、孙绰等名士所向往。入唐,心仪晋代名士游踪的大批唐朝诗人沿着雪窦山游览线路,一路相携漫游,踏歌而行,由此形成了“浙东唐诗之路”的东支线。宋代,雪窦山胜境被宋仁宗认定为梦游之地,敕谕“应梦名山”。宋理宗秉承先帝旨意,特御书“应梦名山”颁赐雪窦寺。雪窦山古称“瀑布山”,自然风光素以飞流瀑布景观饮誉中国东南。
心灵港湾——弥勒圣地。雪窦山在晋代就有比丘尼结庐山顶。唐宋之际,雪窦山已成为中国东南的一处游观胜地,雪窦禅寺成为中国禅宗传播中心之一。五代奉化人布袋和尚常上雪窦山说法布道,他圆寂后雪窦寺被信众尊奉为“弥勒道场”;至南宋,雪窦禅寺被列入全国禅院“五山十刹”,明代跻身“天下禅宗十刹”。民国时期,佛学泰斗太虚大师出任雪窦寺方丈后,提议将雪窦山增列入“中国佛教五大名山”。2008年,全球最高的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落成开光,渐成中国弥勒的朝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