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沈阳市沈北新区南望沈阳,北依辽河,辖区面积819平方公里,是连接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的黄金通道和东北城市走廊的枢纽重地。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沈北新区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创新发展”为动力、“生态沈北,田园都市”为发展定位,实施“生态旅游、温泉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四大品牌战略,着力推进旅游与现代农业、文化创意、都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文化娱乐和温泉养生等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倾力打造“春赏花、夏戏水、秋看画、冬玩雪、东南西北皆有所玩”的全域旅游胜地,将沈北新区建设成为旅游产品特色鲜明、旅游要素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市场规范的旅游目的地。
利好政策助力项目建设 实现多元发展
沈阳市沈北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将文化旅游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借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沈阳北部再造一座生态城”之战略东风,推行将沈北新区建设成为“活力新沈北,沈阳后花园”的重要举措。沈北新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沈北新区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全域旅游产业进入发展新时期。
沈北新区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全国旅游强区的一项重要抓手,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全面统筹全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先后编制了《沈北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辽河七星湿地公园发展规划》《沈北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指导编制稻米文化小镇、怪文化小镇等景点的建设规划,从而在明确新区旅游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有效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沈北新区的旅游资源,促进了沈北新区旅游业的科学发展。
沈北新区依据《沈阳市乡村旅游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了《沈北新区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沈北新区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制度》和《沈北新区乡村旅游产业政策》等配套文件,充分发挥市场拉动和政府助推作用,每年设立1000万元沈北新区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旅游招商与项目引进。
创新发展全域旅游 主打特色品牌
近年来,沈北新区重点打造两大王牌、三大特色、五大专项旅游产品,品牌化构建特色小镇、旅游田园综合体和新兴乡村旅游业态产品,切实推动旅游产业与区域其他行业产业的互动融合,提升沈北新区旅游产品的丰富度,构筑全体验式多元吸引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了春赏花、夏戏水、秋看画、冬玩雪的沈北新区四季旅游特色。截至2020年初,沈北新区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从2006年的2个增加到现在的13个。
两大王牌:打造主题化城市休闲旅游产品,引领沈北新区南部旅游突围;打造品质化生态休闲旅游产品,构建具有沈北新区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品牌。
三大特色:打造融合化“奇幻”山水、森林、爱情体验、宗教体验等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沈北新区北部旅游体验核心产品;打造主题化锡伯文化旅游产品,形成国内知名的锡伯族文化旅游体验地;打造特色化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实现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的有机统一和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
五大专项:推出辽河、蒲河等若干条精品自驾车及自行车旅游线路,形成自驾体验旅游产品;开发专业滑雪、冰上运动娱乐、冰雪温泉体验、冰雪艺术节等冬季冰雪旅游产品;通过“旅游+工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工业体验旅游产品;依托优质温泉资源,通过“温泉+养生+养心+养身”的开发模式,打造创新化温泉养生旅游产品;通过融入科普教育、专业体验、主题娱乐、校园观光等体验业态,形成沈北新区以高端院校为发展载体的科普研学旅游产品。
整合营销网络 凸显品牌形象
沈北新区创新构建“1+1+N”的全区一体化营销网络,即“1个营销推广中心【沈北新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1个营销推广平台【沈北新区旅游官方网站】+N个营销推进团队【各街道、村镇、景区(点)】”,统领沈北全区旅游营销。以“沈北新区旅游官方网站”及“沈北旅游”微博、微信为官方网站基础平台,引领各街道、景区(点)建设自媒体体系,构建“一体两翼”的自媒体平台。在做好景区(点)、饭店宾馆等传统产品推介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地区特色,将商贸活动、科技产业、文化节庆、体育赛事、特色企业、知名院校、城乡社区、乡风民俗、优良生态等拓展为目的地宣传推介的重要内容,提升旅游整体吸引力,凸显沈北新区旅游品牌形象。
为提升城市形象、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沈北新区每年开展立意新颖、形式独特的大型节庆活动,使沈北新区在节庆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提高了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春观百花绚烂,夏享亲水休闲,秋赏丰收画卷,冬玩冰雪温泉,通过中国沈阳怪坡国际槐花风筝节,蒲河、辽河湿地文化节,稻米文化节与冰雪温泉节等品牌节会活动,数百万人次游客品读了沈北新区的生态田园,“悦”览了沈北新区的田园都市,见证了沈北新区的振兴精彩,分享了沈北新区的愿望与憧憬。“百万市民看沈北”活动启动至今,已吸引超千万人次游客乐游沈北新区。如今,“百万市民看沈北”已成为沈阳乃至辽宁地区的标志性品牌旅游活动。
文化旅游两手抓 全景旅游放异彩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总思路,沈北新区深度挖掘区内旅游文化资源,倾力打造“四季皆有游、处处是美景”的全景、全时、全要素旅游发展布局,七大组团绽放精彩。
怪坡文化旅游组团。重点开发世界怪文化博览苑、怪坡国际滑雪场、旁风沟国际户外运动基地、梨花湖国际度假中心、中寺关东风情小镇等项目,建设“中国怪文化体验第一地”、东北旅游新标杆、沈北新区旅游业龙头、培育并推进怪坡风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温泉度假旅游组团。重点开发温泉水上乐园、御泉养生会所、温泉休闲农庄和温泉度假小镇等项目,建设国内高端温泉养生首选地和国家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
乡村休闲旅游组团。重点开发创意农业博览园、现代农业观光园、有机农庄、园林生态酒店、乡村嘉年华、稻梦空间等项目,建设沈阳乡村旅游首选地。
辽河湿地旅游组团。重点开发中国浮城、自驾车房车营地、湿地农家乐、自行车绿道、石佛寺水库和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
七星民俗文化旅游组团。重点开发七星山市民休闲公园、锡伯族民俗文化园和石佛民俗风情小镇等项目,建设沈阳市民休闲公园和全国集中展示、体验锡伯族文化的根祖地。
现代城市旅游组团。重点开发沈北新区旅游服务集散中心、高校旅游、休闲购物、滨水休闲、工业观光和文化娱乐等旅游项目,建设沈阳生态文化休闲地。
大数据完备 智慧旅游显身手
沈北新区充分发挥旅游业标准体系在全域旅游工作中的服务、指引和规范作用,提升旅游服务,推进服务人性化、品质化。加强涉旅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树立友善好客的旅游服务形象。启动“全覆盖4G网络、全覆盖WIFI、全覆盖的二维码、全覆盖定位导航系统”智慧旅游四类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立全域旅游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旅游信息化标准建设,实现对沈北新区旅游的智能管理及游客对景区活动的智慧化体验,打造旅游志愿服务品牌。
沈北新区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近年来全区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2017年至2019年游客接待量分别为975万人次、1100万人次、12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为31.2亿元、35.2亿元和48.4亿元,在全市旅游工作绩效考评中名列前茅,成为省市旅游业的新标杆。
未来,沈北新区将把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放在突出位置,创建旅游示范区,围绕城乡景区化、景区全域化的目标,构筑“空间、时间与产业”的立体化全域旅游体系。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推行旅游“厕所革命”,构建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建成智慧旅游数据中心,舒展出蓄势待发的宏伟蓝图。
盛京美景在沈北,乐游故事在沈北。沈北新区将以“生态沈北,锡伯故里”为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城乡景区化、景区全域化”发展战略,实现全国旅游强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