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玮 陈静
近日,为了满足复工人员和商旅人士的住宿需求,多家连锁酒店集团推出“隔离房”“净新房”“安心酒店”等产品。除了在卫生清洁及消杀环节颇下功夫外,提供智能化服务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有业者表示,配置智能化服务可能成为未来酒店发展的刚需——
“无接触服务”受青睐
采访中,亚朵酒店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客人主动选择“无接触服务”。华住酒店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累计超过1.5万名客人通过“华掌柜”自助入住设备办理入住手续。
相关数据显示,拥有智能客房的酒店入住率普遍高于普通酒店约10—20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多家酒店集团通过与上下游互联网企业合作,不断升级“无接触服务”。例如,华住酒店集团联合百度地图,为用户提供“无接触服务”酒店的查找和预订服务。
首旅如家酒店集团则于近日再次升级“放心酒店”产品,推出了“放心餐”“放心行”“放心问诊”等“无接触服务”。客人还可以通过首旅如家App,实时了解全国疫情,掌握周边疫情风险预警信息。
机器人变身最忙员工
作为酒店“无接触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机器人成为酒店里最忙碌的员工。机器人供应商、云迹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月9日开始,酒店机器人的任务数量开始高速增长。
如家精选酒店、上海徐家汇天钥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酒店机器人“小如”的使用率较之前提高了两倍,除了为客人送外卖餐食、零食饮料、日用品外,酒店免费为客人准备的防疫物品如口罩、消毒湿巾等也交由“小如”来传递。越来越多的客人专门指定由“小如”完成送物服务,如果“小如”太忙了无法及时赶到,客人也愿意耐心等待。该负责人表示,为了保证“小如”的服务是安全的,酒店会对其进行高频次的消毒,让客人接受它的服务时更安心。
近期,云迹科技专门发布了《云迹机器人消毒操作标准指引》,对消毒方式、频次、注意事项等都予以规范。“比如,机器人送物时要实行‘一客一消毒’,我们专门开发了客人用手机扫码开箱取物程序,取代之前的手触式开箱取物等。”云迹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原有的智能服务功能的基础上,他们又研发了消毒、巡视、清洁、引领、情感安抚等功能,助力酒店抗疫期间及疫后的消毒、清洁等工作。
“虽然使用机器人提供无接触服务已成为多数酒店的共识,但是,疫情造成酒店出租率断崖式下跌,酒店面临经营困难,很多酒店想购买机器人却又因费用问题而犹豫。”新新人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荀亮说,他们将向酒店企业提供2万台自助入住人工智能前台设备,酒店无须支付设备押金即可免费使用一年。该活动推出后一周左右,就收到了1万多家酒店的申请。接下来,该公司还将继续为酒店免费提供送物机器人以及人脸识别开门、手机开门、人脸识别乘梯等技术,帮助酒店做到更深层次的无接触对客服务。
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
华住酒店集团董事长季琦曾给出这样一个数据,1台送物机器人平均可以为酒店节约0.75个人工。这个数据对于多年身陷“用工难”泥潭的酒店来说确实充满诱惑,通过此次试水“无接触服务”,越来越多酒店业者看好酒店智能化发展的前景。
“此次疫情将促进酒店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步伐。”晗月酒店集团副总裁夏子帆说。
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总经理孙坚同样认为,在线服务、管理,机器人运用等将为酒店的未来提供更多思路。
在亚朵酒店集团负责人看来,近年来,酒店智能化服务所带来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正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新冠疫情更加速了消费者的接受过程。如今,智能化已经成为亚朵酒店集团的发展战略之一,今年亚朵酒店将加快布局智能化产品。
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不少业者看好智能化发展,但也有一些人心存顾虑。云迹科技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酒店经营者有购买机器人的需求,但也有42.57%的人表示,虽有需求却在犹豫,主要原因是经营压力过大,这方面的预算有限。
据了解,一家中端酒店机器人的综合使用成本大约在10万元左右,单间客房IOT(物联网)改造价格平均为6000元,酒店所需付出的成本确实不算低。
此外,智能化酒店的技术还不成熟,也是一些酒店犹豫不决的原因之一。有酒店经营者认为,在智能化酒店还不能提供其所需的个性化服务时,过多投入资金没有必要。
“智能化手段的运用,确实可以让酒店将员工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降低人力成本。”夏子帆建议,酒店可以考虑把智能化改造的时间延长至3到5年,那么,酒店的压力也会相应减小。
看来,智能化服务在未来极有可能被酒店行业广泛运用。但是如何迈入智能化轨道,确实需要根据酒店的个体情况来定。如何让智能化服务和有温度的人性化服务相结合,也是酒店和上下游企业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