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非遗人也同样在线上“充电”。在河北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停工停产不停学,非遗传承人利用微信群教学,学员按时参加线上培训,还陆续创作出了一系列抗击疫情主题非遗作品。
“‘云课堂’令行业广泛认识到信息交流可以采用全在线的方式来进行。它能够轻松做到一对千、一对万,跨越地域和流动的限制,实现更高的效率。”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说。
积极思考收获多
“怎样的文旅产品才具有市场竞争力?游客需要怎样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形势?”甘肃方舟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萱参加线上文旅培训后,有了一连串的思考,“利用这个特殊的‘空窗期’参加线上培训,不仅可以沉下心认真思考未来,也提升了我们的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还知道了如何换位思考、更好从业。”
兰州猪驮山景区负责人缪树林表示:“特殊时期的线上培训,不仅能够提升从业者应对疫情等紧急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水平,还可理性思考文旅产品升级转型之道,有助于全行业积蓄力量,迎接可期的美好未来。”
“通过21天的课程,每天学习、进步一点,思考适合景区发展的方法,受益无穷。” 哈尔滨汤合宫温泉景区工作人员陈媛表示未来将充分运用线上学习到的景区创新升级路径、景区转型升级思路等知识。
山东舜和国际酒店总经理陈强通过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打造的“山旅公益培训”,加深了对精细化服务的认识,“在酒店业管理中,需要通过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满足顾客这两方面的要求,真正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有顾客才有市场,才有酒店业的持续发展。”
“通过在线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定位决定规划、决定发展趋势。”山东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副总经理张东文表示,度假村在发展定位上的摇摆曾经给公司造成不利影响,“明确定位并坚持发展是今后工作的方向。”
当前,文旅市场正在有序恢复,已经复工的企业将线上培训内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良好运营增添动力;尚未复工的企业则继续通过线上培训打好基础、练好内功,为重新开工做准备。
(采访组成员:王菀 熊美琳 袁婷婷 白骅 赵祎多 李晶媛 执笔:王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