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记者 丁宁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作为人口超过2000万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疫情,上海文旅人服从大局、思路清晰、举措果断,第一时间全面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及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在对行业的具体管理、协调和服务中,以“绣花”功夫,抓早、抓细、抓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文化旅游发展各项工作。
争分夺秒 “一张网”全覆盖
疫情发生后,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迅速启动应急机制,1月21日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局系统精干力量,分成安全应急、市场监管、政策保障等工作组,对疫情变化早关注、早预判,早行动、早部署。当天,制定下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为后续实施更严的防控措施打下基础。
1月23日晚,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通知要求,上海市、区两级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连夜组织力量,对公共文化场馆、文化娱乐场所、旅游景区、旅行社等,分级分类,包干到人,仅用不到1天时间就把通知精神传达到每个责任主体,“争分夺秒实现关停”。
根据上海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工作要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迅速构建全市“一张网”,形成文化旅游系统“1+5”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行每日零报告、突发即时报告制度,从严从细落实防控措施,确保文旅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全覆盖、文旅经营场所全覆盖、重点地区到沪住宿游客全覆盖。其中,“1”为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5”分别为各区文化和旅游局、各公共文化场所、各旅游景区、各旅行社、各宾馆饭店。
为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督促指导全市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馆(群艺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旅游服务(咨询)中心、娱乐场所等4200余家场馆设施暂停对外开放;督促指导全市113家A级旅游景区,协调上海迪士尼乐园、海昌海洋公园等景区点暂停对外开放,协调黄浦江游览全面停航;督促指导剧场、剧团和演出经纪机构暂停已审批的104场营业性演出,指导公共文化馆(群艺馆)等暂停2700多场活动;督促指导涉旅企业暂停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
数据显示,1月24日至2月21日,上海市、区两级文化执法机构共执法检查927次、出动执法人员3342人次,检查场所7819家、劝关场所254家。截至2月28日,上海已取消各类旅游团队13492个,涉及游客258657名。
一严到底 全面精细化防控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全市文旅系统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落实“一严到底、严防严控、严防死守”的要求,力求以精细化的规范操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5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加强潜在风险排查、食品安全防控等工作。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还会同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出台《上海市旅游住宿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细化推出五方面25项防控规范,明确客人体温监测、台账“一人一卡”、公共用品“一客一换”、餐厅用餐“分餐进食”等制度。
2月20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台《上海市A级旅游景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对景区防控工作机制、内部防控管理、恢复开放后的防控举措、卫生防疫、疑似感染者应对措施等作出30项规定,指导景区企业做好有序恢复开放的准备工作。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卫生健康、海关、交通、机场等部门紧密配合,迅速建立“重点地区游客”协同防控机制,指导旅游住宿企业开展重点地区到沪游客数量排摸,按日统计上报数据与情况,严格落实体温监测、通风消毒等要求;协调锦江、绿地等集团,推出推荐酒店目录,指导上海酒店为近千名湖北籍游客解决住宿问题。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还与宝山区政府联动,劝退520名重点区域到沪邮轮游客,对回沪邮轮约600名重点地区游客进行登记,落实分批上岸、集中留观、统一离沪等措施。经过多次协调沟通,各大邮轮公司决定自1月26日起全面取消邮轮出境游活动,1月30日全面停航,并出台航次暂停运营应急措施和退款方案。
受“暂停”措施影响,群众来电量暴增。1月24日至2月28日,上海市民热线12345和上海旅游热线962020接到各类咨询、投诉和建议2.2万余件。“我们建立每日办件分析和舆情研判制度,对集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和影响防控的关键问题,做到早研究、早判断、早解决。建立了市区联动、条块结合、行业倡议、企业响应的综合处置机制,会同信访、公安等部门加强重大问题协同处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