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国家对自身的民族文化都有保护意识,对外来文化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既有包容、吸收的一面,也有对抗、排斥的一面。因此中国的文化企业要能“走出去”、扎进去、融进去,首先要充分地尊重本土文化,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本土文化;其次要最大限度地让演职人员“本土化”。《吴哥的微笑》正是在这两个方面做得好,得到当地政府和民间的理解和支持,才得以成功的。
摘要:2010年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云南文投集团)在柬埔寨暹粒吴哥窟景区投资打造了《吴哥的微笑》大型驻场演出项目,运营多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受到中柬两国政府及各国观众的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云南文投集团提出建设中柬文化创意园项目。项目占地45亩,将建设以《吴哥的微笑》驻场演出为核心的,容纳1200名观众的,集吴哥的微笑大剧院、周达观博物馆、文创衍生品交易中心、中柬文化交流培训中心、中柬餐饮文化展示交流中心等于一体的演艺文化综合体,构建中柬文化互融互通的全新样板。
关键词:旅游演艺 文化综合体 文化交流
一、基本情况
2010年以来,柬埔寨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及资金的大量投入,使柬埔寨旅游业有了飞速的发展,旅游产业呈现出国际化、高水平的发展势头,并且逐渐成为东南亚区域继泰国之后的又一旅游热点。
《吴哥的微笑》是柬埔寨第一台大型旅游演艺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吴哥旅游市场不可或缺的部分,市场占有率超过60%。2011—2018年连续被中国政府授予“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被柬埔寨政府授予“柬埔寨旅游特殊贡献奖”“柬埔寨最佳演艺项目奖”。
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原有的演出节目逐渐缺乏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云南文投集团提出,提升《吴哥的微笑》演艺水平,打造演艺文化综合体——中柬文化创意园,通过优质服务和硬件改善提高市场份额,在维护好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市场领域。
2018年1月项目启动以来,云南文投集团已经完成华侨城集团内部审批程序;取得云南省国资委、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商务厅的行政批复,取得柬埔寨政府的建筑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在柬埔寨设立了吴哥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取得建设用地;完成施工图编制;完成造价、施工、监理单位进场;与国开行签订《贷款协议》。
该项目已于2018年11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4月30日竣工。
二、主要做法
在成功打造和运营《吴哥的微笑》基础上,云南文投集团持续深耕柬埔寨当地旅游市场,进一步挖掘吴哥文化内涵,围绕旅游传统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和新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策划了中柬文化创意园各个板块,具体做法包括:
(一)通过改编《吴哥的微笑》提升节目品质,建设微笑大剧院
云南文投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吴哥的微笑》节目改编创作组,通过进一步挖掘柬埔寨历史文化,重新确定剧本、编舞、音乐、服装、道具,并运用新的多媒体、灯光音响、舞台机械科技,全面提升《吴哥的微笑》产品品质。以剧目为核心,打造能容纳1200名观众的吴哥的微笑大剧院。
(二)建设周达观博物馆和飞越吴哥VR体验馆
以中国元朝周达观的《真腊风物记》为依托,建设以展示吴哥王朝文化及中柬友谊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周达观博物馆,并将对游客免费开放。建设飞跃吴哥VR体验馆,通过现代VR技术,让游客体验吴哥的浩瀚和宏伟。
(三)打造文创衍生品交易中心
以满足游客需求为中心,以《吴哥的微笑》和周达观博物馆为核心IP,以扶持当地手工艺人和残疾人就业和创业为目的,借助中国创意设计的人才资源,开发衍生产品,打造文创衍生品交易中心,实现文化产业化。
(四)设立中柬文化交流培训中心
该中心将开展中柬舞蹈、中文、民族手工艺等培训和交流活动,承担为柬埔寨当地的文化旅游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
(五)设立餐饮区
针对中国和柬埔寨饮食特点及特有食材,开发中柬特色美食,满足世界各地游客的美食体验需求。同时,以餐厅为依托构建中国和柬埔寨餐饮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中柬餐饮文化的交流。
(六)其他附属设施
满足演艺排练、员工办公、员工住宿等需要的配套附属设施。
中柬文化创意园编创团队还将通过对柬埔寨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宗教礼仪等的整理和收集,在园区不定时地开展各种民俗活动和节日活动,增强整个园区的体验性。
三、经验启示
中柬文化创意园的建设是云南文投集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一次积极的实践。
(一)文化企业走出去,互相学习、加强交流是关键
《吴哥的微笑》中国编创队伍来自曾经担任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编创任务的云南文投集团下属的云南省歌舞剧院。柬埔寨编创队伍由该国艺术学院有关专家组成。双方互派创作人员考察学习,中方创作人员先后3次深入柬埔寨民间采风,认真学习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宗教礼仪。柬埔寨创作人员4次到中国参观学习,主要了解中国的旅游演艺市场的状况,特别是舞美、灯光、3D等高科技在舞台艺术中的运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双方艺术家深入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共同编创了《吴哥的微笑》。
(二)要注意培养熟悉国际文化市场的专业队伍
无论是《吴哥的微笑》剧目的编创、营销、运作还是整个园区的协调建设施工,很多工作都涉及要在柬埔寨当地完成,这就需要一支了解熟悉当地法律、政策、文化、语言等相关情况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队伍。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吴哥的微笑》创作人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等在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作能力、语言能力、协调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成长为一支有实力、有能力、有思想的专业化演艺创作管理团队,为云南文投集团今后开拓新的演艺市场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在传承基础上创新,增强剧目魅力和吸引力,是国际演艺成功的关键
吴哥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柬埔寨传统舞蹈、音乐内容也极具特色,但与现代游客对旅游演艺的观赏要求差距比较大,创作组在深挖吴哥历史文化内涵和充分吸收柬埔寨经典艺术和民间艺术营养的基础上,顺着其历史文脉进行二次创作提升。例如,柬埔寨舞蹈、音乐节奏较慢、表现手法单一,创作组在编排时就适当加快了音乐节奏,并运用现代舞台科技进行包装,让其更加适合现代审美。
(四)演职人员“本土化”,是演艺项目在国外长期扎根的有效措施
每一个国家对自身的民族文化都有保护意识,对外来文化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既有包容、吸收的一面,也有对抗、排斥的一面。因此中国的文化企业要能“走出去”、扎进去、融进去,首先要充分地尊重本土文化,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本土文化;其次要最大限度地让演职人员“本土化”。《吴哥的微笑》正是在这两个方面做得好,得到当地政府和民间的理解和支持,才得以成功的。《吴哥的微笑》及“微笑餐厅”现有职员近200人,其中柬埔寨员工180人。“本土化”最大限度地吸收当地人就业,也大幅度地压缩了成本开支。
(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