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下一步,我们将号召广大员工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积极妥善处理游客合同事宜。”
湖北恩施道远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道远家·茶山美宿创始人刘道远说,“对于目前的困难,我们是理解、支持的,也是应该承担的。”作为民宿业主,他正趁这段时间谋划疫情结束后如何进一步提档升级。
专家建言 有效应对
文旅业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举措得到游客认可。武汉游客陈蔚一家三口本打算农历正月初五到云南旅游,年前在一家旅行社报了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紧,1月24日,旅行社工作人员打来电话称,因为武汉“封城”,航班都取消,所有费用全部退还。陈蔚说:“旅行社服务很好,也很周到,费用全部都退了,我感到很满意。”
面对疫情影响,业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戴斌建议,旅游有天然的国际性,春节期间正是出境旅游高峰期,如何保障数百万出入境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防止疫情扩散,需要在签证、航空、移民、海关、公安和旅游等部门和领域密切互动,需要大量的双边和多边合作。还要及时监测和评估旅游行业受损情况,为疫情之后的灾后重建储备必要的政策“工具箱”。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研究室主任戴学锋说,疫情发生后,中央和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协会组织等积极协调推动全额保障旅游者退款等事宜,体现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值得肯定。当前相关各方还需要持续关注多方面问题,如妥善安置武汉外出游客、给予人文关怀;应对即将来临的外出旅游人员返程高峰;构建受损企业的补偿机制;研判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制定保护企业、维护旅游产业长久发展的政策等。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建议,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文旅产业发展储备基金制度。这个基金在正常时间可作为风险较低的投资使用,在特殊时期可作为补贴资金对遭受重大损失的业态和企业实施能够使其基本生存的补助。在重大疫情和灾害面前,不但要有主体灾情应对和处理机制,还要建立次级灾情应对和处理机制。
(采访组成员:李志刚 王洋 程芙蓉 执笔:李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