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晶媛
红彤彤的糖葫芦、晶莹剔透的糖画儿,胶东花饽饽、单县羊肉汤,杨家埠木版年画、手工缝制线装书籍……1月16日至19日,“冬游齐鲁·首届山东省非遗年货大集”在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活动精选山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40个,采取展板介绍、实物陈列、传承人现场制作、表演讲解、观众体验等方式,展现山东传统工艺振兴工作成果,特别是非遗衍生品、非遗创新产品、非遗旅游商品开发取得的新成绩。
杨家埠木版年画展位摆放着各种色彩鲜艳的木版年画,新一代木版年画传承人杨静说带来的是一些祈福迎祥、喜庆欢乐以及瑞鼠拜年等符合年节气氛的产品。来自烟台的刘先生为女儿买了一套木版年画的书签,“我们住的酒店在附近,看到这里很热闹就过来了。这个活动很好,让我们能够近距离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受益匪浅。”
杨家埠木版年画展台不远处,是泰山驴油火烧摊位,一股香酥诱人的味道扑鼻而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鹏现场演示泰山驴油火烧制作过程,不一会工夫摊位前已经排起了十几人的队伍。
单县羊肉汤是鲁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吃,始创于清代嘉庆年间。单县羊肉汤(三义春)第四代非遗传承人窦剑峰说,我们三义春羊汤工艺独特,调料齐全,汁浓洁白,不腥不腻,味道鲜美。
“过门笺”又称“过门彩”,是一种用红、绿、黄、粉等彩纸刻制而成,在春节期间与春联一同张贴在门楣上的剪纸。来氏过门笺第七代传承人来逢强带来了《福禄寿喜》《12生肖》《祝福新年好》等主题作品。笔者看到,来逢强用牛皮纸或青铜板纸做底版,用刀具在上面刻制版样,然后用刻好的版面钉装到宣纸上,用打制好的刀具细心雕刻,以精细的线条展现作品。
胶东花饽饽展位上摆放着很多色彩鲜艳,造型为鸳鸯、鲤鱼、龙、凤、寿桃等的花饽饽。胶东花饽饽习俗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孟昭泰介绍,胶东农村妇女在传统节日期间,用面团做出各种造型,蒸熟凉透,再点染颜色,用以祭祀、观赏、食用或馈赠亲友等。济南市民王大爷买了两个花色鲜艳的花饽饽,准备年三十儿的年夜饭上吃。
龙口粉丝展位前围满了人,原来这里正在展示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漏粉,市民、游客争相品尝这一刚出锅的传统美味。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郭兰堂说,市面上的龙口粉丝品类多,质量参差不齐,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下龙口粉丝制作过程,使这一传统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
在年货大集,人们不仅能吃到正宗的美食,还能欣赏传统的非遗表演。
身着红色长袍大马褂,头戴礼帽的表演艺人张乐宇正打着锣鼓招揽观众,人群逐渐聚集到拐角处“拉洋片”非遗表演现场。“下面给观众表演的是《西湖景》。”只见他在箱外拉动拉绳,操作图片的卷动,同时配以演唱,解释图片的内容,观众通过镜头观察画面变化。声情并茂的表演、幽默夸张的故事赢得阵阵叫好声。
活动主办方有关负责人介绍,举办年货大集旨在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让人们重温久违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