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2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文物安全永远在路上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利用的前提,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

□ 吴学安

近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2019年度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和节前突查暗访情况。据介绍,2019年国家文物局共接报文物火灾事故21起,其中涉及世界文化遗产地1起(县保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起,其他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起,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2起。

冬春季节历来是火灾多发期。此前,国家文物局和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冬春文物火灾防控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工作。与前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比,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基础较为薄弱、消防设施设备不完善,以及管理使用单位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亟待全面评估风险,分析问题原因,尽快摸清现状,研究采取火灾防控措施。

目前,我国50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文物建筑有3000余处;我国76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文物建筑约26万余处。受历史条件的局限,耐火等级、防火间距等为其带来了先天性火灾隐患。

近年来,国内外文物消防安全形势严峻。俄罗斯新圣女修道院、巴西国家博物馆、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皇家马厩与马术学院、日本冲绳首里城等相继发生火灾事故,一大批世界级文化遗产遭受了严重损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我国文物、博物馆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物、博物馆单位火灾诱因增加,文物古建筑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文物古建筑面临的消防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如2014年1月11日,有1300多年历史的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突发火灾,受灾面积占这座古城的三分之二。消防部门现场勘察认定,起火原因是客栈经营者取暖不当,引燃周边的可燃物而引发火灾。又如2019年5月30日,山西晋中平遥古城清代遗存武庙起火,国家文物局督查组调查发现,古城施工过程中存在明显违规行为。

火灾猛于虎,防范最重要。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利用的前提,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一方面,要坚持风险优先、突出重点,将古建筑群、传统村落、博物馆、文博开放单位和文物保护工程工地等火灾诱因较多的单位和场所,作为排查整治的重点;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从制度建设、专项规划编制、设施设备配置、新技术应用、源头管控和消防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要求和措施。文物保护,尤其是文物防火工作在平时是一个远离公众的话题,但文物又在延续历史、确立文化认同上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防患于未然,文物安全永远在路上。

2020-01-22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利用的前提,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3994.html 1 文物安全永远在路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