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王德刚
近年来,福建省以打造“全福游、有全福”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为抓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方向,以制度化、机制化手段,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促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福建省的做法是目前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全面促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当前,以文旅融合为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手段,努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是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的核心任务,福建的创新探索为全国做了典型示范。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积极落实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努力开创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要以文化赋能为手段,创新策划、精心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全面提升目的地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由发展初期资源主导阶段转化为文化主导阶段,文化在旅游项目创意、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业态组织、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旅游服务特色凝练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和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创新策划和精心打造极具影响力、识别力和美誉度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就像“全福游、有全福”“好客山东”“老家河南”“诗画浙江”“七彩云南”等著名旅游目的地品牌一样,既能够彰显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识别性、标志性,又充分显示旅游目的地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文化赋能,让旅游目的地品牌更有号召力和感召力。
要以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为指向,全面提升目的地产品开发能力,完善旅游目的地供给体系。文化和旅游由理念融合、职能融合到产品融合、产业融合、服务融合,是一个逐步扩展和不断深化的过程。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提出,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基本原则,努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使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深度、融合广度不断迈上新台阶。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落实到产品和产业层面,就是要突出文化和旅游项目的引领作用。通过策划实施带动性强的文旅重点项目、研发内涵丰富的特色旅游商品、推出文化特色显著的旅游产品、建设集文化体验与度假休闲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打造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和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务规范、培育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的文旅领军企业等措施,让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产品上、产业上和服务上,全面提升目的地文化和旅游产品开发能力,构建完善的目的地文化和旅游供给体系。
要以制度化推进机制为手段,创新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体制,全面提升目的地文化与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福建省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构建“全福游、有全福”产业产品体系,强化创新创意营销、构建“全福游、有全福”营销体系,全面提升服务品质、构建“全福游、有全福”公共服务体系等做法,充分体现了制度化文旅融合推进机制的基本特征。在这种制度化推进机制强有力的作用下,目的地品牌形象立起来、文化和旅游宣传营销融起来、市场主体活起来、文化和旅游产品新起来、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全起来。
文旅融合作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化选择,本身也需要制度化推进机制予以保障。只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制度化推进机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才能够真正由理念融合、职能融合转化为高绩效的产品融合、产业融合和服务融合,全面提升目的地文化和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责任催生担当,使命凝聚力量。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要积极响应和融入国家战略,努力探索文旅融合新方向、新路径,积极探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新机制,不断开创文旅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