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冯颖
记者:以前,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分别都有一些扶持政策。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有没有一些政策是文化和旅游可以共同利用,进而促进文旅共同发展的?
魏鹏举:以前的文化金融实践案例中,尤其是银行业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纯粹的文化项目其实并不多,绝大多数是“文化+旅游”的项目。大约10年前,为了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当时的文化部牵头形成过一个“部行合作机制”,与国内的多家大银行合作,由文化部门推介项目,合作银行优先做信贷支持。这个合作机制支持了很多项目,信贷余额总量很大,大概70%都与旅游相关,比如旅游演艺项目《康熙大典》《禅宗大典》等,还有一些与城市开发项目相关,比如山西平遥古城开发、西安曲江文旅等。而且这些“文化+旅游”项目,通常是获得贷款额度最大的,当年都是典型的文化金融案例。
所以,在实践层面上,文旅融合的项目,本来就是文化金融发展过程中,与金融对接最好的那部分。也就是说,一直以来,文化领域和旅游领域在实践层面就结合在一起,是融合发展的。之所以会这样,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文化+旅游”项目通常有实体资产,另一个是这类项目商业模式更可靠。银行贷款需要有抵押,文旅融合的项目一般有实体资产,比如在旅游演艺项目中,虽然主体是演出本身,但通常还拥有演出场所的土地使用权,也就是有土地权益,此外还有相对稳定的门票收入。除了银行信贷,文化是近些年发展改革委支持、鼓励发行专项债券的领域,旅游也是。而且在债券融资上比较成功的、总体运行比较良性的项目,同样有一个特点,就是多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项目。比如华侨城集团前些年发行的欢乐谷债券,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旅游债券。
未来,需要总结优化文化和旅游相关经济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文旅金融政策更好、更快、更健康发展。
记者: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2017年宣布破产的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就是因为背负了大量民间贷款利息而备受困扰的。后来业界分析,无法从正常渠道融资,是其破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您了解,在文化和旅游领域,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是否突出?
魏鹏举:洛阳龙潭大峡谷这个案例我不太熟悉。我分析,原因可能有很多,与经营者个人偏好也可能有关系。融资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指银行信贷。有些经营者对规范性的资本市场很陌生,不喜欢、不习惯从这个渠道获得资金,或者觉得这样做会影响到自己对企业的把控,也就是怕失去或部分失去决策权或管理权。因为资本一般是要求企业公开信息的,股权融资是要让出一部分管理权的,有些经营者会有担忧。而民间融资一般是纯融资,通常不要求企业信息公开、不要求企业的管理权等。此外我认为,在这个案例中,可能存在企业本身管理不规范的地方。如果一家企业管理不够规范,那么无论对外宣称自己有多好的业绩,真正向银行贷款时,银行要进行净值调查,就会暴露许多问题。外界了解到的很多只是皮毛、表相,而银行要拿真金白银给一家企业投资时,才会了解许多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说,企业在与金融对接的时候,存在能不能真正适应现代金融市场要求的问题。
金融机构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防范金融风险。此前已有的文化金融实践案例,也提示要大力防范金融风险。金融领域的风险涉及面很广,常常是系统性风险。没有什么资产、没有什么成长性的企业,如果真的拿到贷款,反过来就是金融风险。
总的来讲,一些中小型文旅项目或者创意性项目,间接融资、也就是从银行取得贷款是不太容易的。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哪个经济环境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任何实体资产、没有现金流,企业信用本身也没有建立起来,那么这类企业获得金融支持最可能来自两类:一是政府的资金支持,也就是政府对中小微企业带有政策性、倾斜性的扶持资金,但目前的趋势是,这种资金正越来越少、条件正越来越严格;一是面向市场的股权融资,但这会有一定的风险。
记者:那对于中小微文旅企业来讲,怎样做才能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呢?
魏鹏举:对于这类企业来讲,最核心的还是解决商业模式。科技类的中小企业相对容易获得融资,是因为这类企业成长性非常好,许多企业还拥有核心知识产权,这是很重要的两个条件。如果文化旅游类企业没有核心知识产权,又没有特别好的商业模式,获得银行贷款就不太现实了。
文旅产业的发展,投融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不应该简单奢求政策与金融机构的宽松环境。特色文化意味着文化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客观来讲,资源稀缺性及刚性需求,往往决定了长期投资价值,而特色文化的小众性,又注定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局限。如此一来,针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投资,相应的资本回收周期也将拉长。
在进行商业模式的设计时,对于某些不能复制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元素,应该继续保留,并让其产生相应的“膜拜价值”,创造“粉丝经济”。北京老舍茶馆整合餐、茶、戏、礼4大经营模块,以连锁方式复制商业模式,同时继续保留大碗茶“老二分”茶摊,发挥运营优势,扩大品牌知名度,已成功打造为京城茶馆文化地标。
文旅从业者应多投资那些可标准化、可复制的特色项目,追求投资效益的投资者更应如此。尽量不做复制做不了的产业。产业化其实是对资源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好的商业模式对于良好收益回报起关键作用,既要保留其独特性,又要挖掘其可复制性。
现代企业的基本特点,是资本投入大、不能依靠原始积累而是依靠市场效应。文旅产业要通过信息流、产品流、价值流,形成一种不断增值的产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