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0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乡村春晚”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乡村春晚”的真正意义是启发人们挖掘乡村文化特质,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节日

□ 吴学安

近日,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明办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全省“乡村春晚”活动的通知》。2020年1月至2月底,安徽各地具备条件的农村将广泛开展“乡村春晚”活动,提倡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进一步培育乡风文明,丰富基层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近年来,春节期间农村民众自发举办的“乡村春晚”蔚然成风。小小村庄,小小舞台,村民们用自编自演的“草根节目”,打造属于自己的春节文化大餐,分享喜庆和快乐,传承新的年俗文化和乡村文明新风尚,展现新时代乡村文化有着强大内生动力,昭示农民在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型方面的自觉性,也从一个侧面折射群众文化需求与自信。

春节是传承、弘扬民俗文化的好契机。近年来,在不少乡村,传统年俗文化逐渐式微,年俗活动越来越少。不少人过年主题就是吃喝、打牌、看手机、玩游戏,致使乡村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乡村春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有效地遏制了农村精神荒漠化的苗头,把一些村民从牌桌、酒桌、游戏场景拉到舞台,让春节过得更充实、更健康、更快乐、更有味道,巧妙地解决了村民“身有所栖,心无所寄”的问题,带动了村风民风的好转。

乡村春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又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人际交流时空环境相适应。这一现象折射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地域文化传统和现实需求有机融合,催生出有生命力的、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文化样态;反过来说,只有老百姓自己是创造者、参与者、主宰者,乡村文化活动才能长盛不衰。“乡村春晚”的真正意义是启发人们挖掘乡村文化特质,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节日。

衣食足而兴文化。乡村是传统中国的安身立命所在,春节是传统中国重要的集体节庆文化仪式。“乡村春晚”有助于乡土中国文化复兴、提高农民文化话语权,构建新农村精神家园。“乡村春晚”近年来已成为引人瞩目的全国性公共文化现象,以“春晚”的形式登上“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文化舞台,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意义。

2020-01-20 “乡村春晚”的真正意义是启发人们挖掘乡村文化特质,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节日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3900.html 1 “乡村春晚”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