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7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地景艺术节 扮靓冬日京城

□ 本报实习记者 冯悦

杉树皮做成的鸟儿栩栩如生,柳条盘成的蜗牛活灵活现,细柳条精编的鲤鱼形象逼真,草绳编制的棒棒糖色彩绚丽……在第二届北京地景艺术节现场,设计师们利用树木枯枝、落叶、石料等材料,精心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道独特的冬日景观。

近日,2019年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绿化环保花艺师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北京地景艺术节(以下简称“地景艺术节”)颁奖仪式在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举办。地景艺术节吸引了来自全国13个省(市、区)的300多位园艺师、花艺师、设计师、建筑师等跨界专业人士报名参加。

据了解,地景艺术节以“时代盛景 大地新生”为主题,秉承生态环保、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理念,巧妙、充分发挥秋冬季修剪后的废弃植物材料再利用价值,布展材料以天然园林植物废弃材料为主,如椰子壳、芦苇、银杏叶、柳树枝、柚子皮、竹条、玉米芯、各种芒属植物等。经过一个多月的现场制作,75组风格迥异的地景艺术分布在南四环科丰桥至榴乡桥沿线,成为冬日京城亮丽的风景,让市民在冬季感受用废弃植物材料营造的别样之美。

让首都绿起来、美起来、活起来,需要园林绿化行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王小平说,“参加地景艺术节的设计师和花艺师们深深打动了我。在寒冷的室外,他们精心设计、认真施工,每一条树枝、每一片落叶、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正因为有这么一群人在我们园林行业扎扎实实、不辞辛苦地工作,才能呈现出这么美丽的地景艺术作品。地景艺术给北京的冬季增添了温暖和美丽,希望地景艺术节成为北京园林绿化行业的一个响亮品牌。”

作为环境艺术的一种,地景艺术融园林、园艺、花艺、建筑、雕塑等多学科于一体,以落叶、树枝、枯木、竹枝等废弃自然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环境艺术之美。

据悉,本届大赛注重生态环保和景观艺术的创新发展,是北京园林绿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北京地景艺术节发起者,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会长王茂春说:“不忘初心,建设美好生态环境,是园林园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地景既是一门艺术,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课题。希望能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首都的绿化美化,通过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为绿色家园、生态环境做出贡献,把城市装扮得更美丽。”

2020-01-17 冯悦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3862.html 1 地景艺术节 扮靓冬日京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