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4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入境游发展须综合发力

□ 沈仲亮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19》指出,初步预计2019年入境游人数将保持增长,入境旅游收入有望突破1300亿美元。

从数据来看,自2015年之后,入境游开始转向正增长。

2015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3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7.8%。

2016年,接待入境旅游游客1.38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5.6%。

2017年,接待入境旅游1.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0.8%;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234.17亿美元,同比增长2.90%。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外国人入境市场同比增长3.6%,“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活跃度明显上升。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增速分别为2916.53万人次和3.60%,规模总量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2018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41亿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国际旅游收入达到1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

根据UNWTO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入境旅游接待规模位居全球第四,仅排在法国、西班牙和美国之后。

从数据上看,近几年,入境游成绩良好,特别考虑到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入境游成绩的取得与方方面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整体来看,入境游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也需要宏观、中观、微观的一盘棋意识,点线面结合共同发力,让硬的更硬、软的更软,促进顺应市场逻辑的产业深耕发展。

具体而言,首先,宏观要给力。良好友爱的社会环境、轻松闲适的度假氛围、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等等这些看起来比较“虚”的印象认知,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入境游游客的出行决策。近几年,中国持续在签证、购物退税、证件便利化应用等方面出台政策,力图为入境游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那就继续好上加好,构建更加良好的目的地整体形象。

其次,中观要发力。旅游行业需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时而动,整合全行业资源,进行密集发力,提高行业效能。以邻国印度为例,其给外界的印象是社会治安状况不佳,尽管印度有关方面解释是极端个案被放大化,但是能否打消外国游客顾虑是个未知数。印度旅游主管部门为此专门开通了游客热线1363,可提供12种语言的服务,去年接到了27.5万余个热线电话,效果尚可。

最后,微观要努力。旅游企业需要找准入境游客关心的痛点、痒点、兴奋点,推出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再好的宏观环境,都会有企业抱怨;再不利的宏观环境,都会有企业打开一片新天地。改革开放初期,入境游客最大的“槽点”就是中国薄弱的硬件设施。但是当时南京丁山宾馆硬是靠“硬件不行,软件来补”发展理念,极力地提供温馨细致优质的服务,获得了入境游客的交口称赞,被业界称为“丁山现象”。可以说,企业的自身努力,是实现完美逆袭的先决条件。

2020-01-14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3735.html 1 入境游发展须综合发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