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采访组
“乡村春晚我们来了”,热络而平实的语句瞬间点燃现场。1月8日,在“龙腾虎跃迎鼠年”表演中,2020年全国乡村春晚集中展示活动于浙江丽水启动。除丽水主会场,全国还有四川、湖南等8个分会场同时举行启动仪式,并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全国直播。丰富多彩的表演展演为村民送上“文化大餐”,持续推出的乡村活动与“云上乡村春晚”线上互动将吸引更多游客到乡村迎新春、过大年。
精彩接连不断
冬日的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披红挂彩、喜气洋洋。2020年全国乡村春晚集中展示活动四川分会场在此举办,当天的节目由美好新时代、天府新农村、幸福新生活3个篇章构成。启动仪式上,歌舞《欢天喜地闹新春》、民俗节目《板凳龙》《抖空竹》等,展现了四川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活动现场,非遗项目、川派盆景、乡村特产等展示,写春联、画糖画等互动环节,都充满了浓浓年味儿。
1月8日,2020年安徽省乡村春晚首场演出在合肥市巢湖经济开发区三瓜公社举办,吸引3000余人一起观看演出。演出现场歌舞、口技、黄梅戏、民乐、小品、杂技等接连亮相。其中,《老村长》叙说乡音乡愁,农民歌手和非遗传承人等表演的民歌大联唱则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小调表达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山水如画的峰林水乡,一场年味十足、全民共享、线上线下联动的乡村春晚拉开序幕——1月8日,第二届全国民间狮王大会广东(清远片区)选拔活动在英德市九龙峰林小镇举办。今年,清远以突出岭南特色为亮点,由各县市区选送一支最具地方特色、表演性强的民间狮队参加展演,并在“狮王”比赛中穿插当地瑶族原创村歌表演等。
在湖南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综合文化广场热闹上演的“竹山赶年”迎新春大戏,吸引了众多关注。节会以竹山苗寨作舞台背景,通过多个演艺节目展现浓浓乡村年味。同时,将文艺、旅游、乡村振兴等相结合,推进文化交流、展现乡村文明。
在陕西延安市安塞区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举办的迎春活动中,经典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剪纸表演《嫁衣》以及《安塞腰鼓》等节目轮番上演,展现了黄土风情文化,亮出了当地腰鼓、剪纸、绘画、民歌、曲艺五张文化名片,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据国家公共文化云运营方人员介绍,国家公共文化云“1+8”同步网络直播,助力2020年全国乡村春晚集中展示活动精彩开锣。乡村春晚网络联动期间,全国各地纳入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百姓大舞台”品牌项目的2020年元旦春节惠民演出,还将在网上陆续展映。截至1月12日,2020年全国乡村春晚直录播活动共进行了16场次,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网络观看人数超过605万人次,“云上乡村春晚”专题访问量831万人次,网络互动119万人次。
村民踊跃登台
“安塞腰鼓果然名不虚传,现场看着太震撼了。如果再年轻几岁,我也学一次腰鼓,也在这广场上跳一场。”西安游客张亚杰激动地说。虽是寒冬腊月,安塞区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却成了欢乐的海洋,观众的热情挡不住。
据了解,参与此次安塞乡村春晚表演的并非职业演员,而是来自安塞全区11个镇街的农民代表或安塞“五大文化”的领军人物。“这次春晚让老百姓有了自己的舞台,我们很激动、很自豪,每个人都精心准备、用心表演,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参加此次安塞腰鼓表演的李帅帅说。
据了解,各地乡村春晚的节目均以农民自编自演为主,通过群众故事群众讲、群众文化群众演,展示原汁原味的新时代乡村生活。
安徽乡村春晚首场演出活动广泛组织群众身边的文化文艺志愿者积极参与。巢湖市民曹爱玲拿着一台单反相机说,“我主要是给老年大学的同学拍照,他们参加了广场舞表演。虽然是草根演员,但他们很敬业,水平也越来越高。”
丽水是著名侨乡。丽水市青田县通过连续举办“侨乡中国年”活动,与“海外中国年”联动,让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参与中国农历春节。不只青田,截至目前,丽水市已创成乡村春晚示范县6个,每年农民自创节目达1.1万余个,行政村自办春晚、联办村晚覆盖率近60%。
丽水“村晚能人”曾家义说,每年乡村春晚都热热闹闹地举办,老百姓参与乡村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巨溪春晚从当初的十几个演员,发展到现在的300余人,全村90%的村民都踊跃加入春晚队伍。这是老百姓渴望精神生活、乐于文化追求的体现。
“村晚”遍地开花
1981年,丽水市月山村民自办、自编、自导、自演联欢晚会,历经近40年民间传承、创新,在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的持续推动下,乡村春晚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品牌。2013年起,在对“月山春晚”复制、培育、推广的基础上,丽水将乡村春晚纳入文化民生工程和民生品牌,全面推动农村文化礼堂“春晚全覆盖”,并推行“乡村春晚”示范县建设,如今已是千村竞秀、遍地开花。
河南汝州市将以分会场活动为契机,畅通文化惠民渠道,打造文化品牌、繁荣乡村文艺,促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为办好乡村春晚,激发群众活力,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于2019年11月组织人员赴丽水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确定举办分会场活动后,该区文化和旅游局还抽调安塞各镇、街道的“五大文化”优秀群众,进行节目统筹规划,精心排练演出。
清远是全国乡村春晚百县联盟发起单位之一,3年来,当地行政村举办了不同形式的乡村春晚约600场,今年春节计划举办200场。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清远拥有广府、客家、少数民族三大民系文化,民俗活动异彩纷呈。举办乡村春晚,在展示清远当地特色同时,让老百姓成为公共文化参与者与提供者,让他们既是观众又是表演者。
安徽省文化馆馆长李晓东说,春节期间,安徽全省预计有4000多场春晚,百万群众参与其中,展现安徽的乡风文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宋子千认为,特色不同的乡村春晚火了起来,正是我国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反映。乡村春晚带有鲜明的田园风格和地域特征,利于传承、展示文化,对当地民众和旅游者越来越有吸引力。“乡村春晚让老百姓不拘形式,乐于自我展示,还可以鼓励旅游者参与,形成美好生活主客共享的大好场景。”
(采访组成员:胡昊 白骅 王玉创 张培琼 高慧 郭旺 马志青 贾泽人 执笔:胡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