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齐未儿
“挑战川藏线 畅游大皖南”自驾之旅
行程线路:(芜湖市)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西九华风景区—红色山水涧景区—响水涧景区—龟山美丽乡村—丰裕村西形古道—石谷村铜山寺、神仙洞—(宣城市)宁国市港口镇—恩龙世界木屋村—青龙湾—板桥自然保护区—泾县山E民宿—泾县桃岭六道弯—青龙潭景区—汀溪乡大南坑村—水墨汀溪—月亮湾—红旅小镇—绿林谷—桃花潭—查济古民居—(黄山市)西溪南(民宿集群)—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新安江山水画廊—黎阳in巷—西递—丰梧村朴蔓农场—黄山风景区—(池州市)陵阳老街—初心叁舍民宿—徽苑文化展示和康养中心—朱备镇将军村—九子岩—莲峰云海—大愿文化园—九华山风景区
线路简介:“皖南川藏线”又称“江南天路”,东起安徽省宁国市青龙乡,西至泾县蔡村镇,精华路段约120公里。沿途有惊险刺激的悬崖峭壁、古朴自然的山水小镇、幽深静谧的原始森林,引得无数游客前去打卡。
最佳旅游时间:4月—7月
坐一天车,到底乏了,一夜安眠。睁开眼睛,晨曦已经爬上窗台,天光大亮了。
九华山的早晨是清凉的。
夜间黑沉沉的一切,此刻被清新阳光抚摸,都找到了自己的形象。眼前的一切都分明起来了。
走下二楼,来到院子里。天井里仍然有些暗,高高的屋顶、高高的围墙,挡住了清晨淡淡的阳光。正中间是一个大香炉,看炉上镌刻的字,是福建一位居士捐造的。旁边的水泥台上随意置着三两个鱼缸,几条红鳞金鱼摇头摆尾游来游去。院里的花已经开了,一团团小小的粉红,映着天光,开得宁静从容。站在这里,每个人身上都仿佛沾染了安宁之气,心情瞬间平和下来。前面的厅堂古色古香,木制门槛也是高高的,厚重的木门、大大的木椅,都在默默为我讲述时光深处的故事。
走出门外,眼前陡然一亮,路边的树木、花坛青碧蓊郁,姹紫嫣红。店铺前人来人往,笑语喧哗。
走在小路上,两旁皆生长着高大的树木,笔直,有一种清正的气韵。忙向同行的朋友打听,他们说,这是松树的一种。松树,我见过的,大多矮小,不及柳和槐的高度,都有着虬曲的枝干、皴裂的树皮,但这些松树是不同的,不仅高挺,而且树皮光滑。风轻柔地吹过来,叶子像是在轻声吟唱。
九华山有一棵著名的松,因为形如凤凰展翅欲飞,命名为“凤凰松”,李可染老先生把它誉为“天下第一奇松”。传说这棵树是南北朝时期名僧怀渡所植,位于九华山中闵园,是游人徒步登天台峰的必经之地。
抬眼望去,隔着缥缈的雾气,影影绰绰的,凤凰松伸展的绿意已隐隐约约透过来,整棵树成了毛茸茸的,显得温润柔和。山间的雾波澜壮阔,从谷地不断蒸腾而来,到了树前,似乎越发浓重了。我没有急于赶路的心思,一直待到阳光初照,雾气消散。整棵树清晰明媚起来,每根针叶都青翠欲滴。层层叠叠的绿叶、长长短短的枝条,组成一棵别具特色的树。大自然的手笔,总不免让人惊叹。她既造就灵山秀水的雄浑婉约,又赋予无限风光中每一笔细节工笔般的端庄。连绵的山被推到远处,成了背景,成了底色。山是厚重的,凤凰松似乎获得了另一种轻盈。在我的目光中,它微俯着头,以侧身聆听的姿态静候足音纷纷扰扰而来。那向下的姿态,不只是松给我的观感,整座九华山都让我生出一种谦卑的感觉,它不事张扬。
在山石附近遇到一只猴,彼此默然打量,它的目光晶亮清澈。我真想凑过去打个招呼,包里还有饼干。导游告诉我们,路遇猴子,不要招惹。言犹在耳,脚步迟疑起来。我停住,想拍个照片,它猛然起身,灵活的身子在石与树间跳跃,转眼就不见了踪影,只余山花长草兀自摇曳,倒像乐曲终了,余韵袅袅。
卖香烛的店铺很多,此起彼伏的讲解声不绝如缕地传过来,吸引我驻足多时。那些故事,多是劝人向善,听起来颇有意味。有的店铺外边置玻璃缸,养着鱼和龟。小路旁边一个不太大的池子,池水碧绿,内有红鲤和小乌龟游来游去,都是怡然自得的样子。水上风凉,我们倚在桥栏上拍照,满身汗水悄然退去。清新的山野气息灌注于四肢百骸,忍不住舒展腰身。真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拍拍翅膀,飞到千山万壑深处,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同是吟诵九华山的诗歌,与李白“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赞叹相比,我更倾心于刘禹锡“九华山,九华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的妙趣横生。
一路上山,小径弯弯曲曲,在林中攀缘而上。我这个久不运动的人累得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兴致却愈发高昂。可能是一路走来,脚步适应了攀缘而上的节奏?这不免让我欣喜。
弘一法师说世间最好听的声音,就是木鱼声。它有一种静定的力量,于不疾不徐的敲奏中,推开了烦琐尘世的聒噪,涤清了满身的悲欢羁绊。当晨钟暮鼓悠然响起,惊飞山寺檐下的几只飞鸟,而微风轻拂,细雨斜飞,只淋湿窗前的几树繁花。“山中无甲子”的状态,是送给木鱼声声的吧,它的清悦淡远空灵与山鸟婉转嘹亮的啁啾声遥相呼应,该是最清新的天籁。
下山比上山轻快了许多,只见满山的树,满眼的绿浪波涛起伏,颇有风起云涌的气势。也有竹,修长的一竿竿,在路边,倒并不像我在画中看到的那样纤柔,很茁壮。竹有逸气,即便在路边,也毫无拙态。
看到了挑山工。每个人都挑着一根扁担,有的扁担上担着水泥,也有担着石头的,扁担弯弯地向下坠,看起来沉甸甸。他们的腰也弯着,不急不缓地一步步向山上走去。不由得想到一句歌词:“山连着山,步步踏稳走得远。”
太阳偏西,下午的时光闲适起来,和几个好友坐在门口树荫下纳凉。休息了好长时间,又想活动活动,于是去市场闲逛,购了两袋子葛粉。清凉爽口的美食,总是更容易吸引我,也让我对九华山这“造化尤物”更加亲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