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亮丽内蒙古 > 图游 >
活动现场,蒙古族长调、呼麦经典民歌,曲调悠扬、节奏明快,体现浓郁的民族特色。蒙古族舞蹈《相约敖特尔》《吉祥颂》展现原生态民族文化,诉说着草原上动人的故事。色彩鲜明、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传统服装展示为现场观众演绎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族服装秀。
6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莉霞在调研呼和浩特市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时强调,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文物资源的重要价值,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要求,本着保护与展示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推动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6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绿色食品宣传月暨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启动。自治区农牧厅二级巡视员吴忠岩表示,此次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10大行动计划,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具体举措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全面构建“一道一核两翼多节点”的空间布局,以红色带动全域旅游崛起为依托,点、线、面全方位推进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强化景区先导作用,全力打造精品景区,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鄂托克前旗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通辽市重点突出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展非遗宣传、展示、传播等活动。内容由线上传播培训以及线下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组成。6月12日上午,在孝庄园景区进行了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开馆仪式;下午在市乌力格尔艺术馆开展的宣传展示活动是通辽市庆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内容,同时,标志着通辽市非遗进景区、广场展演活动正 ...
赤峰市首列旅游专列的开通,大力加快了旅游市场的复苏和旅游消费信心的提振,带给旅游从业者和旅游爱好者更大的信心和希望。是赤峰市积极响应自治区文化旅游厅发出的“内蒙古人游内蒙古”的倡议,和推进“乌阿海满”旅游一体化顶层设计的具体举措,是打开赤峰的窗口,内蒙古人游遍内蒙古的有益尝试。本次专列的目的地是发往阿尔山市,后期,还会推进两地及多地旅游专列的对开,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旅游这项幸福的活动中来。
活动通过“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微信公众平台和“乌海市群众艺术馆”“畅玩乌海”抖音平台同步推送,包括:唐卡装裱技艺拓展公益课、蒙医沙疗体验、乌海历史文化遗产图片展、蒙古族家居博物馆文物展、“北方海南·黄河风”新时代文明实践非遗作品展等八大项30多个项目,是一次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文化盛会。烫画、挂毯织造技艺、唐卡装裱技艺、剪纸等非遗项目通过传承人的现场展示,体现出乌海市各具特色、巧夺天工的传统手工技艺。期间,对乌海市“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鄂尔多斯市文化旅游产业恢复发展会议精神,加快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文旅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传承优秀文化遗产与提高旅游景区品质结合起来,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由鄂尔多斯市文旅局开展的“文化进景区 旅游提品质”主题活动,将于6月13日(周六)晚,在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进行首场演出
粽子飘香艾草芳,龙舟争渡闹春江。当2020年正在以特别的方式迎来万物复苏、精彩重启的时候,有着数千年历史的端午佳节在此刻显得格外特别,亲朋与好友间的相聚与挂怀更加弥足珍贵。节日即将来临之际,呼和浩特香格里拉大酒店推出“香传”系列端午好礼,以亚洲风味和匠心传承致佳节安康祝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2020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工作要求,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巴彦淖尔市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大力宣传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巴彦淖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将于6月13日上午在河套非遗小镇举办2020年巴彦淖尔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