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搭建的演艺服务平台今年首次增加对演艺空间的培育,并公布首批15家入围项目,这是北京市级层面首次针对演艺空间予以培育支持。
据了解,为有效提升演艺服务发展能级,培育打造体现文旅融合的演艺新业态、新场景,支持更多“小而精”“小而美”的演艺空间发展,今年5月,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搭建的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首次推出演艺空间培育类项目,历经社会征集、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等环节,最终有15个项目入围。
本次入围的项目突出体现新的演出场景、新的演艺内容、新的文化消费体验,充分展现了北京市演艺空间建设的多样性和强大潜力。
在演出场景方面,此次入围项目涵盖传统剧场、文化遗址以及商业综合体等多元空间类型。其中,既有活化利用公共空间的天桥艺术中心、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等传统中大型剧场,又有打造新型演艺内容的鼓楼西剧场、西区剧场等小型剧场;既有吉祥大戏院、正乙祠戏楼等别具特色的商业空间、文化遗址等演艺新空间,又有开心麻花·花花世界等已形成集聚效应的演艺综合体或艺术集聚区。
在演艺内容方面,本次入围项目从表演形式、观演关系等方面打破原有的镜框式舞台表演模式,在演出中营造互动感与参与感。其中,既有隆福寺大麦新空间推出的《现在开市》等全景沉浸式演出,又有南锣剧场推出的新型观演模式三戏连演“戏剧马拉松”等,还有中间艺术区打造的“科技艺术节”等演艺活动。
在文化消费体验方面,入围项目将演出空间与商业空间巧妙融合,创造出颠覆传统剧场模式的“戏剧+”消费体验新场景。其中,既有集合了沉浸剧场、剧本游戏等多种创新演艺产品的“花花世界”,又有整合音乐演出、艺术分享等具备都市时尚新消费空间的“爱乐汇”,还有集戏剧创作、剧场运营、文艺书店于一体的跨界文化体验型艺术园区等。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将持续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专业服务,支撑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促进线上演艺创新发展,提升演艺服务发展能级,助力“演艺之都”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