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热的节气。
大暑时节,福建各地民俗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在闽南地区,多数家庭会在大暑日煮绿豆汤,或者制作仙草、石花等夏季清凉饮品,以消解暑热。漳州平和、云霄等地则以中药材“八珍”炖鸡、鸭等,用以补夏。
给“荔”一夏 荔城区政府 供图
夏蝉鸣,荔枝熟。莆田市拥有千年荔枝种植史,百年以上的荔枝树达9500多株,留下了“荔城”雅称和“荔子甲天下”的美誉。每年大暑,莆田民众都有吃荔枝的习俗。荔枝含有大量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大暑这天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亲友之间常互赠荔枝,荔枝也成为游子远行的乡愁。
荔城区第二届荔枝文化美食节启动 荔城区政府 供图
荔城区是莆田荔枝主产区。7月14日,荔城区第二届荔枝文化美食节在荔林水乡公园举办。本次活动以“莆阳爽夏 超级给荔”为主题,配套举办荔枝饮品特调、给“荔”宝贝国风才艺汇演、“荔”志趣味亲子运动会、青年职工荔枝节国风雅集、国风水上婚礼表演、我为荔城代言推广、荔枝美食节等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体验。
“此次我们举办第二届荔枝文化美食节,主要目的就是以荔枝文化搭台,推动文化、旅游、食品、农业、新零售等多业态融合,进一步点燃城市激情,激发消费活力,提升荔城文旅经济、食品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荔城区委书记张福清表示,下一步,荔城区将积极挖掘文化和旅游产业内涵,持续延伸产业链条,策划举办更多文化和旅游特色活动。
切半的西瓜、散着冷气的冰激凌、绿荫下偷凉的猫……你在大暑遇见了怎样的风景?福建省图书馆日前推出“大雨时行,暑生物华”——大暑节气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邀请广大读者围绕大暑节气主题,拍摄山海花草、鸟兽鱼虫、民俗文化等摄影作品,展现大暑时节的自然美景及人文风貌。投稿作品将有机会在福建省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展播,入选作品作者可获得图书或精美文创1份。
大暑时节,正值暑期旅游旺季。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启动“清新福建嗨一夏”主题活动,出台做热暑期市场宣传推广方案,推出1245场文化和旅游活动,吸引省内外游客畅游八闽、畅游当“夏”。
“一边吹着海风,一边聆听动听的歌曲,太惬意了。”“这是我第一次在海岛上参加音乐节,感觉非常棒……”7月12日晚,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主办的“山海有歌声·海岛音乐会”在福鼎市嵛山岛举办。《美丽的嵛山岛》《嵛山飞鸟》等歌曲让线上线下观众尽享湖海相依的美妙。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福鼎站学生带来充满嵛山味道的原创推广歌曲《山海》,讲述嵛山岛乡村振兴的故事,将本次音乐会推向高潮。
山海有歌声·海岛音乐会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供图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音乐会以文化为引领,以音乐为引擎,通过‘音乐+旅游’的方式,提供创新性、沉浸式、场景化的文旅跨界新体验,有助于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到福建度假。”
福建是非遗大省。今年暑假,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各市县文化和旅游部门、非遗保护中心,开展了“清新福建·共享非遗嗨一夏”主题活动,首批293项活动集中公布并陆续开展。“暑假以来,福建各地举办非遗夏令营60期,开展非遗进校园28次,通过现场教学、演示和体验,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南音、答嘴鼓、提线木偶戏等传统文化魅力,种下非遗传承的种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暑期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将陆续策划第二批100余项暑期非遗主题活动,努力打造2023年暑期福建非遗活动“盛汇”。
福建各地纷纷开展系列活动,推出系列优惠举措,不断做热暑期旅游市场。近日,“花样漳州 趣玩一夏”暑期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在漳州市古城北广场启动,将围绕“趣玩一夏”八大系列主题,推出乐享一夏——文旅圩、畅游一夏——省外百家旅行服务商踩线活动、沉浸一夏——文博带你游等十余项活动。
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漳州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将继续围绕“强旅游、活文化、聚产业、促发展、惠民生”宗旨,充分挖掘漳州特色文化内涵,全面整合旅游要素,丰富高品质的暑假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进一步擦亮“花样漳州”品牌,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