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023中国·荣成海洋民俗文化月暨渔民节开幕。
活动现场 李信君 摄
当天上午,渔家大鼓震天动地,渔家秧歌欢快喜庆,渔民号子雄浑豪迈,祭祀歌舞《龙王祭》再现了荣成特色的谷雨祭海场景。民俗表演后,渔民祭海仪式彩游队启祭,恭迎龙王,向龙王献五果、上香、敬酒,表达靠海吃海的渔民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祈愿又一年的风调雨顺、鱼虾满舱。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非遗展示区、海洋预制菜品展示区和美食区,展出了剪纸、面塑、花饽饽等4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荣成海鲜等特色美食。来自全国各地的万名游客目睹了渔民节盛况,10余家国家级、省级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新媒体直播吸引200多万人次在线观看。
渔民节源自北方沿海渔民传统的谷雨节,也是渔民出海的“壮行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渔民开洋、谢洋节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并于2018年获得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特色渔业文化节庆称号。
活动当天,荣成市同步启动“文艺名家荣成行”活动。4月22日起,全国范围内13个文艺家协会省级以上会员可以享受不限次数游览荣成A级景区免首道门票的特殊政策,通过画荣成、写荣成、唱荣成、拍荣成展现荣成的独特魅力。
随着渔民节拉开民俗文化月的序幕,未来一个月内,千人祭日大典、成山头吃会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民俗旅游、非遗展览、非遗美食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及国内众多非遗专家学者参与的海洋民俗文化座谈会、山东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训班等高端学术性活动将陆续举办,多角度展示荣成海洋文化和非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