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文化和旅游部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经过专家组各项检查、验收认定,确定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其中,都江堰市榜上有名,创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全市幅员面积12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万,是世界少有、中国唯一县级城市中拥有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的“三遗城市”。



全市拥有以3个世界遗产、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为代表的21处国家级旅游资源,先后荣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天府旅游名县。





全域旅游,都江堰做了什么?

1. 强化全域优质配套

新(改)建旅游厕所95个,4A级以上景区家庭卫生间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间全部免费开放,开发旅游厕所查找APP,推行旅游高峰期间女性专用卫生间分流措施,获评全国厕所革命最佳景区。强化便捷交通集散功能,建成1个市级游客集散中心、7个景区游客中心、37个乡村旅游咨询服务点和180余处三级旅游驿站,新设全域旅游标识系统147套。强化智慧旅游服务功能,上线“倾城旅游”全域旅游运营平台,推动“金牌解说”“一键游都江堰”等小程序,为游客提供7×24小时旅游服务。




2. 强化全域资源开发

以“5A+”标准做精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遗产生态旅游产品;依托熊猫谷、熊猫乐园、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培育大熊猫主题旅游产品集;建成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蓝光水果侠特色时尚游乐主题景区;扶持壮大通用航空、低空滑翔运动、峡谷漂流等旅游新业态;精心建设玫瑰花溪谷、拾光山丘、柳街全国诗歌小镇、向峨猕猴桃风情小镇、安龙盆景小镇等农旅融合、景城融合精品景区。全市住宿业床位数突破4万张,安缦、悦榕庄等15家全球知名品牌酒店、45家品质酒店、30余家精品民宿,构建层次丰富的住宿体系。




3. 强化全域综合治理

率先制定餐饮食材分量精细化标准等地方标准15项,试点推行全域旅游讲解员,获评“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在四川省率先组建旅游警察、旅游专业法庭、旅游工商分局和旅游生态检察,建立节假日市领导带队巡查和涉旅单位全员上岗、延时服务工作机制,设立“96526”旅游咨询投诉24小时服务热线,游客投诉处理满意率100%。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建立街面秩序治理“双街长制”和“114”社区工作法,常态化开展旅游都江堰·你我同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年服务游客近千万人次。






4. 强化全域景区理念

树立城市即景区理念,全面推进进公园城市建设,全市规划建设李冰文化湿地公园等4个城市公园,建成的82.4公里城区绿道、郊野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绿道串联城区、景区、乡村,全市新增“小游园、微绿地”等城市绿地16.2公顷。将旅游发展与村庄治理相结合,实施川西林盘修复工程,全面开展“改厨”、“改厕”、“改餐”、“改客房”和提升服务为主的“四改一提升工程”,培育“猪圈咖啡”等网红民宿,“七里诗乡”成为全国首届农民丰收节举办地。




5. 强化全域整体营销

设立旅游主题活动扶持等5项营销专项资金,推出144小时过境免签激励政策,携手川西地区旅游城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九寨沟、康定等旅游城市合作成立中国精品旅游景区(营销)联盟,围绕“市场互联、门票互售、广告互宣、活动互动、线路互通”,合力打造“中国黄金旅游走廊”,联合腾讯、欣欣旅游等开发运营倾城旅游全域旅游运营平台、一部手机游都江堰旅游APP,形成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社会公众联动宣传格局。



全域旅游  我们仍将继续前行 

都江堰将按照省委坚定推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对标国际国内旅游名城,深入实施空间布局优化、顶级IP打造、多元场景培育、国际营销拓展、品质服务提升五大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年努力,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价值明显体现、生态承载力显著增强、旅游产业体系发达、旅游品牌世界知名、旅游服务达到国际水准、旅游带动更加强劲有力,首批四川省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品牌价值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彰显,初步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