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距北京市区80公里的房山区南窖乡,藏着一个被群山环抱的村子,因“水起千波动,峪深百鸟鸣”而得名水峪村。这个形成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的深山古村落,很好地留住了明清时期的民间文化。保存至今的100余套、600余间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让水峪村的美显得古色古香,也成为村民发展文化和旅游业的基础。

“1984年我从村子考出去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耕读为本的小山村,村民生活很贫困,林果业几乎是全村唯一的经济来源,大家并不知道自己手里还捧着一个文化旅游的‘金饭碗’。”刚上任数月的水峪村党支部书记王庆强十分感慨。当年考上警校、当上警察的他,30多年后重返家乡、投身文旅发展。

这次一回来,马上就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等着王庆强,那就是整村保护修缮项目的推进工作。经过几百年的风霜雨雪,年久失修的古民居显出了“老态”,保护修缮迫在眉睫,为做好水峪村的整体保护修缮工作,北京市拨付了1.5亿元财政补助资金。这是一项不容半点疏忽的任务,明确责任、倒排工期、细化工作、加强监管……今年在房山区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水峪村加快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到位。目前,水峪村试点院落已经在修缮中。深知肩上担子很重的王庆强暗下决心,要带领村民办好这件大事,这样才能真正将水峪村的文化和旅游价值体现出来,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水峪村发展旅游并不算晚,至今仍不改古朴的气质,也没有过浓的商业气息。水峪村对于古村落文化旅游的保护与开发始终保持着一颗谨慎的平常心。

“一直到2012年,我们的旅游业才算真正发展起来。”1991年从洛阳嫁到水峪村的村委会干部李如拉参与了这个村子发展文化旅游的全部工作。她回忆道,2008年,一篇《北京日报》的报道,让拥有明清时期古民居的水峪村一下子在北京城出了名,许多市民陆续前来探访。但是那个时候村子没有任何旅游配套设施,到了饭点,饥肠辘辘的游客找不到一家餐厅,村民们就干脆邀请游客到自己家来一起用餐,也不收钱。后来,游客逐渐多了起来,当地村民才开始做起了农家饭馆生意。到了2012年,村子因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再次“走红”,这时候,一些有经济条件的村民们意识到,经营农家院可以让游客住下来,这样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就这样,到了2016年,全村有了6户北京市星级农家院,一到旺季就生意火爆。因为需要人手帮忙接待,这几家农家院还解决了部分低收入村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村民还发现,不仅做餐饮、住宿可以赚到钱,还可以拿出自家种植的山货卖给游客。随着水峪村每年接待游客稳定在约5万人之后,村民的钱袋子也慢慢鼓了起来。

这几年,村委会也意识到,要想让村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需要开发精品化的乡村旅游。为此,该村的经营户这几年对自己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穿过清代乾隆年间的东瓮桥,沿着古商道步行一小段路,石桥的那头就是祥和农家院。推门而入,老板娘王姐正在院里修整花草。自打经营了农家院,王姐家一年能多出几万元收入,她每年都会从中拿出一部分钱,将农家院升级改造一番,为的就是多些回头客。但是,王姐发现,近一年来,肯留宿的客人越来越少。“如今的游客对旅游住宿的品质要求很高,我们也有了把农家院彻底改造成高端民宿的计划。”王姐说。

在水峪村,动人的不只是历史文化,还有淳朴的乡情。比如,“石板爷爷”杨守安用白粉笔在石板上创作了400余首诗歌记载村史,并为游客义务讲解水峪村历史;“豆浆爷爷”杨万俊十多年来免费为全村孤寡老人送热豆浆;“拐杖爷爷”王庆月制作了1500多根拐杖,无偿送给村里老人和老年游客……大家总想着,自己的日子好过了,应该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幸福日子不仅是经济上的富裕,更是精神上的富足。

今天的水峪村已不再贫困,但在王庆强看来,奔向小康生活,还有许多事要做。

村干部带头调动大家积极性,为振兴美丽乡村“添砖加瓦”;不断改造村里的人居环境,建设专职保洁队伍,维护街巷环境;专门设置垃圾分拣员和垃圾清运员岗位,让水峪村成为南窖乡的垃圾分类试点村;举全村之力打造“美丽庭院”,并选出村里30个示范户……一心想着为家乡多做实事的王庆强,正带领村民将水峪村变得更美。在他看来,只有一起参与,村民才会对村子的未来发展有信心、有盼头,也唯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深山中的水峪村,感受它的文化底蕴,爱上它的生态环境,对它有了“牵挂”,而不是“来去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