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旅游业复苏强劲,成绩亮眼。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36.7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7万亿元。依托这样的市场,旅游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旅游装备可分为固定旅游设施装备,包括游乐设施、缆车等;大型移动旅游装备,包括房车、移动房屋、游轮、游艇等;小型移动旅游装备,包括无人机、帐篷、滑雪板等个人携带和穿戴的旅游装备等。
作为旅游业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催生的新兴产业,旅游装备制造业成长性高、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大,是一片亟待开发的“蓝海”,开发这片“蓝海”大有可为。一是各地要发挥特色制造优势,努力拓展新兴装备市场。比如,云南正在抓住低空旅游发展契机,打造低空旅游飞行器品牌,实现轻型飞机、轻型运动飞行器“云南造”。二是要统筹产、学、研各方力量,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联合成立旅游装备制造业装备设计中心,制定专项研发计划、设立专项攻关基金等,加强对旅游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尽快实现成果落地转化。比如,吉林大学“冰雪旅游场地装备与智能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研究冰雪旅游领域内的冰雪运载装备、冰雪用具高性能材料、冰雪经济数据信息与智能服务技术等问题。三是在经营主体培育方面,要着重培育一批房车、通用轻型飞机、景区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制造企业,建设一批旅游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推动我国旅游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四是旅游装备制造企业可以借旅游装备需求旺盛的契机,多推新产品,塑造新品牌。同时,也可以增加租赁业务,从单纯制造产品升级到制造+运营的模式,从而进一步拓展大型旅游装备和旅游设施装备的市场空间。
旅游装备是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国民旅游休闲需求的重要支撑。为加快推动我国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文件中,有诸多支持性措施。
延伸阅读:协同发力 促进发展
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将邮轮游艇、索道缆车、游乐设施和低空飞行旅游装备等分别纳入相关行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发展规划及政策,共同推动重点旅游装备制造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
利用工业园区、工业展示区、工业历史遗迹等开展工业旅游,发展旅游用品、户外休闲用品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完善城市商业区旅游服务功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时尚性、实用性、便携性旅游商品,增加旅游购物收入。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提出——
研发基础设施类、休闲体验类、游艺游乐类高端旅游系统装备和专用材料。开展邮轮游艇、自驾车(旅居车)、低空飞行、游艺游乐装置等装备和设施研制。推进夜间文化和旅游产品装备关键技术研发。研发面向冰雪旅游、海岛旅游、山地旅游专用装备及高海拔地区特殊旅游装备。推动低能耗、高安全、智能化的旅游交通装备研制和非接触式服务智能装备和系统研发。推动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
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
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推动体育赛事和旅游活动一体谋划、一体开展,结合重大、特色赛事,培育“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赛事和基地。发展冰雪经济,推动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指导加强滑雪旅游度假地建设。
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柳州市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
统筹各类专项资金,加大力度支持柳州市打造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支持依托柳北区工业园区建设中国—东盟(柳州)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园。支持柳州市引入一批文化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康复辅助器具制造项目,将产业园建设项目优先纳入自治区大健康和文旅产业重大项目库。支持柳州市组建广西旅游装备制造研究院,在项目申报、实验室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柳州市举办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博览会。支持柳州市创建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产品品牌。
2021年,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时期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
将旅游技术装备作为湖南省装备产业发展中的未来技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山河智能、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中车株机、亚光科技等重点企业和株洲航空动力、株洲轨道交通、沅江船舶制造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全省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2022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提出——
打造冰雪装备产品体系。着力打造雪场设施装备、冰场设施装备、冰雪运动器材、冰雪体育场馆装备、维护保养装备、竞赛装备器材、竞技竞赛服装、智能训练系统、辅助训练系统、办赛装备器材、维护保障装备等类型的产品。支持冰雪装备企业做强做优。着力培育一批冰雪装备骨干企业。支持冰雪装备骨干企业进园区、上平台、上市融资,打造一批冰雪装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积极推动重点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业延伸,实现装备制造和生产服务互相带动。不断提升冰雪装备外观创意设计水平。
2022年,辽宁省印发《辽宁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
到2025年,要实现冰雪装备制造业的新提升,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重点建设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加快打造冰雪器材辽宁品牌,建成2个省级以上冰雪装备制造研发基地,培育3家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冰雪骨干企业。鼓励冰雪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创新,根据不同人群需求,推进研发多样化、适应性强的冰雪器材装备。鼓励冰雪科技企业建设“孵化器”,推动冰雪装备研发、应急救援、检验检测等冰雪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2023年,重庆市武隆区政府办公室印发《武隆区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2—2023)》提出——
到2025年的主要目标是,引进培育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企业30户以上,实现产业年生产总值20亿元以上、税收贡献1亿元以上;培育打造一批特色产品、知名品牌;基本建成全市“旅游装备特色产业建设基地”。力争到2030年,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形态凸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引进培育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企业50户以上,实现产业年生产总产值50亿元以上、税收贡献2.5亿元以上;产业研发创新能力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全面建成武隆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基地,成功创建全市“旅游装备特色产业示范基地”。